偶涉亦成趣,居然水竹乡。
因之道彭泽,从此擅维扬。
目属高低石,步延曲折廊。
流云凭木榻,喜早晤宧光。
偶涉亦成趣,居然水竹乡。
因之道彭泽,从此擅维扬。
目属高低石,步延曲折廊。
流云凭木榻,喜早晤宧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园林的幽静与雅致,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诗人以“偶涉亦成趣,居然水竹乡”开篇,点明了此地虽偶然涉足,却已感受到如同身处水边竹林的宁静与清幽。接着,“因之道彭泽,从此擅维扬”两句,或许暗含着对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所处之地——扬州(古称维扬)的自豪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实现。
“目属高低石,步延曲折廊”描绘了园中景致的错落有致与蜿蜒曲折,通过视觉与脚步的移动,展现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与动态美。“流云凭木榻,喜早晤宧光”则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闲适氛围,木榻上仰望流动的云彩,仿佛与自然界的变幻相融合,而“喜早晤宧光”则可能是在清晨时分,与园中的主人或隐士般的存在相遇,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统一,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