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笼擎小玉。是唐宫遗种,陇山疏族。
异样娇妍,正澹妆馀粉,素裳初浴。
髻软钗松,偏细剪、葵花一簇。
嫩染轻黄,羞学裙腰,旧时妆束。来侍雕阑华屋。
便怕冷依香,趁晴偎曝。
慧语休誇,记雪衣娘子,佛经曾熟。
我是平原,虽赋尽、瑶华谁读。
剩取迢遥乡梦,随伊断续。
金笼擎小玉。是唐宫遗种,陇山疏族。
异样娇妍,正澹妆馀粉,素裳初浴。
髻软钗松,偏细剪、葵花一簇。
嫩染轻黄,羞学裙腰,旧时妆束。来侍雕阑华屋。
便怕冷依香,趁晴偎曝。
慧语休誇,记雪衣娘子,佛经曾熟。
我是平原,虽赋尽、瑶华谁读。
剩取迢遥乡梦,随伊断续。
这首《三姝媚·白鹦鹉》由清代词人黄之隽所作,描绘了一只白鹦鹉的娇美与灵性。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将白鹦鹉置于金笼之中,其形态与气质皆显独特。
开篇“金笼擎小玉”,以“金笼”衬托出鹦鹉的珍贵与娇小,形象地描绘了其被精心呵护的生活环境。“是唐宫遗种,陇山疏族”,通过追溯其血统,赋予了这只白鹦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
接着,“异样娇妍,正澹妆馀粉,素裳初浴”,进一步刻画了白鹦鹉的美丽与纯净,仿佛刚从水中洗浴归来,淡妆未施,素裳轻裹,展现出一种自然而不失高雅的风姿。
“髻软钗松,偏细剪、葵花一簇”,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鹦鹉的羽毛比作柔软的发髻和松散的钗饰,而“细剪”的葵花则象征其羽毛的精致与美丽,生动地展现了白鹦鹉的独特魅力。
“嫩染轻黄,羞学裙腰,旧时妆束”,通过对比,强调了白鹦鹉不同于其他鸟类的装扮,其羽毛轻染黄色,羞涩地模仿着人类的裙腰妆束,既体现了其对美的追求,也流露出一丝羞涩与谦逊。
接下来,“来侍雕阑华屋。便怕冷依香,趁晴偎曝”,描绘了白鹦鹉在华丽的屋檐下生活的情景,它害怕寒冷,喜欢温暖,趁着晴天靠近阳光取暖,表现了其对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
“慧语休誇,记雪衣娘子,佛经曾熟”,通过引用“雪衣娘子”的典故,暗示白鹦鹉不仅外表美丽,还具有智慧,能够诵读佛经,增添了其人格化的色彩。
最后,“我是平原,虽赋尽、瑶华谁读。剩取迢遥乡梦,随伊断续”,表达了词人对白鹦鹉命运的感慨,虽然才华横溢,却无人欣赏,只能在遥远的梦境中寻找慰藉,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白鹦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貌与性格,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思考。
蠲缓有常例,盖视灾重轻。
重蠲不复输,轻缓应带徵。
连岁潦已甚,沟壑忧未宁。
即灾稍轻区,毗连同苦情。
麦收虽颇丰,谷价犹未平。
禾稼兆复佳,转眼逮西成。
诚恐催科吏,正缓将并征。
嗟哉疮痏馀,吾民岂堪承。
正则不可缺,旧缓可再听。
槩俟以来年,麦收其量行。
稠叠非市恩,民艰心实萦。
丹府谁窥,冰洁珠纤,含来恰宜。
甚略通帘额,缄还到蕙,才舒扇底,卷又成葹。
春梦甜输,秋魂苦束,唱到姑溪宛转词。
相关否,敢深深印得,比月愁亏。
漫须颦效东施,问几负、蘼芜远道思。
更百回难测,兔丝萦恁,双欢暗许,鸳谜猜伊。
浅素微红,迷朱乱碧,三五年华二八时。
徐娘慧,记锦般消息,赠到鲜支。
高楼面海不半里,楼背群山抱迤逦。
山青海翠归一楼,朝可看云暮看水。
水岚山气争晴雨,朝有啼鹃暮鸠语。
鸠催山雨云入楼,云末残阳水阴吐。
雨声欲断闻水声,残阳转在山半明。
回光到海水微紫,海末孤峦晚自青。
海峦平与山楼照,楼背群山让其峭。
山叶随风入海飞,山萝羃槛秋灯窱。
灯风袅袅山烟冷,风定烟开摇月影。
月冲海气射楼东,人坐楼西与山静。
倚楼酌月月满樽,樽中山影青浑浑。
平吞海气挹山秀,腕底乍有鱼龙奔。
高歌不知天地小,和以山猿间海鸟。
海鸟可狎猿可邻,吾欲吾生此乡老。
海云倏敛山月沈,愁来不寐还拥衾。
孤楼独客当兹夕,山海茫茫万古心。
《大若胡氏山楼》【清·姚燮】高楼面海不半里,楼背群山抱迤逦。山青海翠归一楼,朝可看云暮看水。水岚山气争晴雨,朝有啼鹃暮鸠语。鸠催山雨云入楼,云末残阳水阴吐。雨声欲断闻水声,残阳转在山半明。回光到海水微紫,海末孤峦晚自青。海峦平与山楼照,楼背群山让其峭。山叶随风入海飞,山萝羃槛秋灯窱。灯风袅袅山烟冷,风定烟开摇月影。月冲海气射楼东,人坐楼西与山静。倚楼酌月月满樽,樽中山影青浑浑。平吞海气挹山秀,腕底乍有鱼龙奔。高歌不知天地小,和以山猿间海鸟。海鸟可狎猿可邻,吾欲吾生此乡老。海云倏敛山月沈,愁来不寐还拥衾。孤楼独客当兹夕,山海茫茫万古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KknAf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