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脱鬓毛斑,举世谁如老子顽。
欲抱龟蓍终蜀肆,岂将词赋动江关。
五更竹露听萧寺,一径松风入蒋山。
越客偶谈天姥胜,相逢倚杖夕阳閒。
东风吹脱鬓毛斑,举世谁如老子顽。
欲抱龟蓍终蜀肆,岂将词赋动江关。
五更竹露听萧寺,一径松风入蒋山。
越客偶谈天姥胜,相逢倚杖夕阳閒。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风吹拂下,鬓发斑白,却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诗人以“东风”开篇,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喻了生命的活力与变化。接着,“举世谁如老子顽”,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老者面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坚韧性格。
“欲抱龟蓍终蜀肆,岂将词赋动江关。”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老者的志趣所在。他或许对占卜之术感兴趣,愿意在蜀地的卦肆中寻求智慧,而无意通过文辞来影响外界。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老者对自我价值的独特理解。
“五更竹露听萧寺,一径松风入蒋山。”这两句描绘了老者的生活日常,清晨时分,他在竹林中倾听寺庙的钟声,傍晚时分,松林间的微风引领他步入蒋山。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老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和。
“越客偶谈天姥胜,相逢倚杖夕阳閒。”最后两句写出了老者与外来访客的偶然相遇,他们谈论着天姥山的美景,而老者则在夕阳下悠闲地倚杖而立。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老者与他人交流时的轻松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自然美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西胶博士金门客,白马青袍夹城陌。
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
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
囊无一物寄妻孥,箧有空书示僚友。
忆昨骊驹未别乡,新宁山水竞风光。
县人争揖芭蕉馆,墨客都寻柿叶房。
六平山下秋同屐,半占峰南夜联席。
别后相思何处寻,凤台碧草连天色。
王门记室最情亲,官暇相过德有邻。
飞札定应思漫士,因风也或寄樵人。
饮君玉壶酒,听我击剑歌。
孝王宾客久寂寞,梁园修竹今如何。
五陵年少无知己,胶漆陈雷更谁是。
昨日青云四五人,弃我悠悠一杯水。
锦袍白马何匆匆,当街上马生春风。
并辔朝回双树下,看花醉倒五陵东。
他人逐势争先后,伫立道傍齐拜手。
君不见张良韩信贫,流落江湖聊寄生,一朝恩宠赐颜色,岂得长为飘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