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负薪行》
《负薪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0)
注释
半华:斑白,见得是老处女。
四十五十:是说有的四十岁,有的五十岁。
嫁不售:即嫁不出去。
土风:当地风俗习惯。
重男轻女,故男坐女立。
“应”:一作“男”,“应当门户”:一作“应门当户”。
下即写妇女出入操劳的事情。
十犹八九:即十有八九,见得极普遍。
应供给:供给一家生活及缴纳苛捐杂税。
至老双鬟(huán)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登危:是说登高山去打柴。
集市门:入市卖柴。
死生射利:不顾死生的去挣点钱。
负薪之外,又负盐,所以说兼盐井。
石根:犹山根。
巫山:在长江边巫山县(今重庆巫山)境,属夔州。
昭君:王嫱字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嫁匈奴。
翻译
夔州的处女头发都已经斑白了,四五十岁了还没有丈夫。
遭遇了丧乱更嫁不出去,一辈子只能留着遗憾而悲叹。
当地的风俗是男的坐享其成而女的立地侍候,男的在屋里当家,女的出入操劳。
女子背着柴火回来是极为常见的,卖出去的钱要供给一家生活和缴纳税务。
到老了仍然是双鬟垂到颈部的处女打扮,野花同银钗一起戴在头上。
竭尽全力上山砍柴和去市场卖柴,为了谋取小利不顾生死,还要去盐井运盐。
她们终年劳累,面带泪痕,衣单体寒,困居在偏僻的山脚下。
如果说巫山一带的妇女天生粗丑,那么是不可能有王昭君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夔州的女子悲惨的人生境遇。她年过四十仍未婚嫁,遭逢乱世更添无奈。诗中通过“土风坐男使女立”一句,可见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和性别角色分化,女子地位低下,生活艰辛。

“十犹八九负薪归”表明她年老体弱,却仍需背负柴火卖钱以维持生计。诗人通过对她的外貌和衣着的描述,展现了她晚年的贫困与孤独。

最后两句“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则是对比之词,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命运的同情和不平。整首诗通过对一个普通女性悲惨一生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女性的艰难处境。

杜甫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对于底层人民生活困顿的深切关注。同时,这也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揭示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答孝感张都宪

静坐一丸閒弄处,都台拜问有诗无。

百年此道谁知己,今日王公下匹夫。

元气一时回宇宙,虹光千古照江湖。

下风欲作门前拜,老病支筇不可扶。

(0)

魏尔瞻以濮阳璚之言请予写碑

南安太守老东坡,天下能书孰敢过。

万里不能携卷去,人间将奈此碑何。

君图茅绍名还久,我笑丰干舌最多。

明日肯随陈太史,墨花台上墨花歌。

(0)

灵岩山逢大虚僧

云水秋江与别踪,三年不见意何穷。

谁知小榻青灯里,又是寒岩白发中。

坐久可忘今夜月,梦回谁唤此堂钟。

相逢更有梅花约,留取他年一笑同。

(0)

龙洞和白沙

何年留此洞,想见太初来。

风月谁张主,阴阳此荡开。

地灵真孔窍,元气古胚胎。

悟得庖牺意,狂歌月满台。

(0)

梅窗

草阁方虚坐,江空月色新。

乾坤还此夜,今古是何人。

稍稍宁辞晚,茫茫忽见春。

平生打乖意,今夜任天真。

(0)

鸢飞鱼跃亭与寿卿小酌·其一

酿熟麻姑酒,携来就树阴。

我狂能自恕,杯小不须斟。

溪水鱼同活,花丛鸟坐深。

此时如不饮,不是此时心。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