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留此洞,想见太初来。
风月谁张主,阴阳此荡开。
地灵真孔窍,元气古胚胎。
悟得庖牺意,狂歌月满台。
何年留此洞,想见太初来。
风月谁张主,阴阳此荡开。
地灵真孔窍,元气古胚胎。
悟得庖牺意,狂歌月满台。
这首诗描绘了对龙洞这一自然奇观的深刻感悟与赞美。诗人庄昶通过丰富的想象,将龙洞置于宇宙之初的宏大背景之下,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首句“何年留此洞”,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时间的痕迹,寻找这个洞穴形成的古老秘密。接着,“想见太初来”一句,运用想象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远古的世界,感受到一种原始的神秘力量。
“风月谁张主,阴阳此荡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似乎在思考,是何力量主宰着这洞中的风与月,以及阴阳的交融。这种思考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宇宙秩序的探索与敬畏。
“地灵真孔窍,元气古胚胎”则将龙洞视为大地的灵魂所在,是原始生命力的源泉。这里,诗人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最后,“悟得庖牺意,狂歌月满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道的领悟与喜悦。他仿佛从古老的传说中找到了共鸣,通过狂放的歌声,将这份喜悦与天地同庆,与月光共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谓我已死,死亦几希。爱我尚生,生究曷为?
性情未是,面目未非。尚此食息,我转自疑。
致谢故人,哭我有辞。为涕为笑,谁能预期?
桓山之鸟,冻霜满衣。纵有百年,不争一知。
后我而少,先我而老。他年有哭,后先谁保?
是以圣贤,致身贵早。褦襶市廛,岂无寿考?
未生我身,我死已造。安见春荣,能免秋槁。
天地与人,日月最宝。一息之存,中有大道。
我真已矣,此为谁身?倾君恸哭,我亦不闻。
终身之好,了以诔文。天下万事,亦复云云。
破邸一屋,迭相主宾。檐有花绮,地有人陈。
与甚酸忆,不如淡亲。此言可味,君闻弗嗔。
《都门故人多传予病死以诗相挽者作此示之得三章》【清·姚燮】谓我已死,死亦几希。爱我尚生,生究曷为?性情未是,面目未非。尚此食息,我转自疑。致谢故人,哭我有辞。为涕为笑,谁能预期?桓山之鸟,冻霜满衣。纵有百年,不争一知。后我而少,先我而老。他年有哭,后先谁保?是以圣贤,致身贵早。褦襶市廛,岂无寿考?未生我身,我死已造。安见春荣,能免秋槁。天地与人,日月最宝。一息之存,中有大道。我真已矣,此为谁身?倾君恸哭,我亦不闻。终身之好,了以诔文。天下万事,亦复云云。破邸一屋,迭相主宾。檐有花绮,地有人陈。与甚酸忆,不如淡亲。此言可味,君闻弗嗔。
https://shici.929r.com/shici/uCsPtT9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