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申宁庙挽词·其一》
《甲申宁庙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

浣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

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0)
翻译
德化累积了三代的辛勤努力,仁爱之声传遍全国。
洗衣如大禹般节俭,午后用餐也忧虑民生。
他的贡献丰富了宏大的事业,面对困难开启了燕地的智慧。
中兴的基业如同汉朝的庙宇,全都源于对上天的敬畏和尊崇。
注释
德化:良好的教化。
三纪:三代。
仁声:仁爱的声誉。
九州:全国。
浣衣:洗衣节俭。
昭:彰显。
禹:大禹。
昃食:午后餐。
轸:忧虑。
润色:丰富和完善。
恢:宏大。
鸿业:伟大的事业。
燕谋:燕地的智谋。
中兴:国家复兴。
宗汉庙:效仿汉朝的庙宇。
端:全然。
敬天休:敬畏上天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主的德行与治国之道,展现了古人理想中的贤君形象。"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表明了君主的美德已经深入民心,其仁慈的声音遍布整个国家。"浣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则写出了君主要亲自关注百姓生活的困苦,这里的“浣衣”指的是洗濯衣服,象征着勤劳的生活;“昭禹俭”则表示节俭的美德;“昃食”是晚饭的意思,表明了君主对百姓饱暖的关心。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一句中,“润色”指的是恩泽普及之广,“恢鸿业”则意味着恢复和发展产业;“艰难启燕谋”表达了在困难时期开启对策,显示出君主的智慧与决断。

最后两句"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写出了国家的中兴以及皇室祖庙的尊严,“端自敬天休”则表现了君主要以谦逊恭俭的态度来对待上天的恩赐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德行为之美好和治国手腕的描绘,体现出对理想君主形象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郢上将归留别沈伯含水部

把袂相看别恨长,片帆明发挂微霜。

乌头也向愁中白,马色都教病里黄。

峡暗楚云难入梦,江连巴字易回肠。

故人独有严公在,重与挑灯话异乡。

(0)

赠丘鲁生

旅食无端笑滞淫,邻居犹自费招寻。

风流南郡谈经帐,羞涩长门卖赋金。

送尽花神春未艾,检残药裹病偏侵。

空江日暮灵妃曲,久向天涯负赏音。

(0)

复雨

歉岁恒多雨,林扉隐白氛。

一春强半去,百舌故相闻。

鱼艇生衣合,邻桃戴叶分。

幽居了生事,南亩望耕耘。

(0)

晨汲

晨汲往东涧,涧石何齿齿。

游鳞既濯濯,清流复瀰瀰。

天翠翻在下,丹霞亦孤起。

泠然会我心,濯缨乃空水。

抚兹成一笑,因悟无生理。

长歌首归路,凉风袭芳芷。

(0)

忆别

忆别叮咛泪欲潸,酒杯乍可莫留连。

只愁醉里腾腾睡,魂梦都无到妾边。

(0)

明日再集分韵得急、春字各成一章·其一

晴湖开黛奁,胜侣集台笠。

杖策莽苍间,钟阜足摇揖。

临流羡游鳞,不为过江泣。

万卉弥芳馨,帝力竟何及。

春阳苦难护,风雨况相袭。

悬知青子垂,尚怨花飞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