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义知名早,云霄得路迟。
喜闻儒者用,忽叹哲人萎。
故事留青锁,平生有素丝。
马鸣犹踯躅,似记入朝时。
行义知名早,云霄得路迟。
喜闻儒者用,忽叹哲人萎。
故事留青锁,平生有素丝。
马鸣犹踯躅,似记入朝时。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大司成葛亚卿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行义知名早”,赞扬了葛亚卿在道德行为和品行上早早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接着,“云霄得路迟”则暗示了他虽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的晋升却颇为缓慢,暗含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喜闻儒者用”,表达了对葛亚卿作为儒家学者被社会所重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肯定。“忽叹哲人萎”,则是对葛亚卿突然离世的惋惜与痛心,突显出其逝世之突然与意外。
“故事留青锁”,可能指的是葛亚卿在官场中的事迹和贡献被记录在官方档案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平生有素丝”,则以“素丝”比喻葛亚卿一生的清白与高洁,强调了他对道德的坚守和人格的纯净。
最后,“马鸣犹踯躅,似记入朝时”,通过马的反应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马的犹豫不决仿佛在回忆主人最后一次入朝的情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添了哀悼的氛围,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葛亚卿一生的深情回顾与哀悼。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渴不待醴酒,行潦聊可挹。
寒不待罗襦,短布聊自织。
人生志富贵,役役死尘迹。
天鸡报明晨,暮钟送归夕。
万化迭故新,来者未终极。
百年无定期,馀日姑自适。
拟学种蟠桃,谁能待花实。
海鸥倦长风,低徊此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