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英雄辈出的感慨。"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描绘出岁月的蹉跎与身体的衰老,"七十年来都铸错"则是对一生功名的反思,感到成就与错误并存。"回首邯郸何处"中,邯郸往往象征着古战场,诗人或许在追忆过去的英雄事迹,但又感慨于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等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比喻。"归计成迟暮"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回家的迫切心情。"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则是诗人在面对生命的有限时,选择以酒为伴,以舞蹈来释放内心的情感。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中的“沧海桑田”比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而"看朱颜白发"则是对时光流逝的直接描写。"乌兔相催天也老"中,“乌兔”即乌鸦,常用来象征岁月的流逝,这里强化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千古英雄坏土"一句,则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最终归于尘土的感慨。"汾水悲歌,雍江苦调"等句,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叹息。最后,"堕泪真儿女"中“堕泪”即流泪,以此形容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之情。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时间依然在不断地流逝。诗人通过这句点明了整个诗篇的哲理:即便是历史的兴衰成败,最终都如同一场梦境,而自然界的河流(此处指长江),则始终不变地向东流去,象征着永恒与不断。
小楼舞彻双垂手。便倩雁将书、寄元九。
举首望南山,独蛾眉、数峰明秀。
人未老,且任高歌醉酒。莫将此乐轻孤负。
唤明月清风、作三友。
纤手折黄华,步东篱、为伊三嗅。
英雄泪,醉揾应须翠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