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玻璃浩荡浮。桃李小岸蓼花洲。
春风秋月等闲度,雨笠烟蓑得自由。
移桂棹,下纶钩。功名利禄不须求。
得鱼换了茅柴吃,船放长江自在流。
万顷玻璃浩荡浮。桃李小岸蓼花洲。
春风秋月等闲度,雨笠烟蓑得自由。
移桂棹,下纶钩。功名利禄不须求。
得鱼换了茅柴吃,船放长江自在流。
这首元代诗人洪希文的《鹧鸪天·渔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由的渔夫生活画面。首句"万顷玻璃浩荡浮"以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广阔无垠的玻璃,形象地展现了江面的开阔与平静。"桃李小岸蓼花洲"则点明了渔父生活的环境,桃花盛开的岸边和长满蓼花的洲渚,富有诗意。
"春风秋月等闲度"写渔父在四季更迭中悠然自得,春风秋月都视为寻常,体现了他的淡泊心境。"雨笠烟蓑得自由"进一步强调渔父的生活状态,无论风雨还是烟雾,他都能以渔具为伴,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
后半部分,"移桂棹,下纶钩"描述了渔夫的日常活动,轻松地划动桂木桨,垂钓于江边。"功名利禄不须求"表达了他对世俗追求的超脱,明白富贵荣华并非必需。最后两句"得鱼换了茅柴吃,船放长江自在流"更是点睛之笔,渔夫以捕获的鱼换取粗茶淡饭,任由小船随江水漂流,享受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渔父的形象,传达出对自然和谐、淡泊名利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