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后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后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开篇“一溪清泻百山重”,描绘出一种层叠的山峦之美,其中“清泻”二字生动地传递出了溪水流淌的声音,给人以耳濡目染之感。而“风物能留邴曼容”则表明诗人对于周遭景色有着深深的情感寄托,“邴曼容”指的是柔美、和雅的风光,这里用来形容大自然的面貌,显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艺术上的高度概括能力。
“后夜肯思幽兴极”,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充满了对远古事物的思考与想象,而“幽兴”则是指那种超凡脱俗、隐逸自得的心境。至于“月明孤影伴寒松”,则是描绘了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夜景。月光下,诗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却与那冷清的松树为伴,这种景象不仅形象生动,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孤独感和超脱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和内在情感的抒发,是一首集感性与哲理于一身的佳作。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
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
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
他年我欲寻君去,祇恐云深不知处。
宁为路傍草,莫作战士妻。
初嫁席未温,夫今戍辽西。
忆与夫别时,山川正飞雪。
腰间弓箭重,冰冻马蹄裂。
夫君在万里,如何可相求。
瞻彼日月光,使妾心悠悠。
悠悠复悠悠,想思曷云已。
夜夜劳梦魂,遥遥渡辽水。
军中有纪律,君当慎终始。
勿以念室家,无心事戎垒。
自昔忠义人,从军皆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