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宿东渚放歌三首·其三》
《夜宿东渚放歌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天公要饱诗人眼,生愁秋山太枯淡。

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抹在秋山半。

须臾红锦作翠纱,机头织出暮归鸦。

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

(0)
注释
天公:指大自然。
饱诗人眼:满足诗人的视觉需求。
秋山太枯淡:秋天的山色过于清淡。
旋裁蜀锦:迅速裁剪蜀地的锦缎。
吴霞:比喻吴地的云彩。
机头织出暮归鸦:纺织机上织出傍晚归巢的乌鸦图案。
澄江净如练:清澈的江水犹如洁白的丝带。
翻译
大自然为了满足诗人的视野,故意让秋天的山色显得过于单调。
迅速地裁剪出蜀地的锦缎,铺展如同吴地的云霞,轻轻覆盖在半山腰上。
片刻间,红色的锦缎化作了绿色的薄纱,纺织机上织出了傍晚归巢的乌鸦。
傍晚的乌鸦消失在翠绿的薄纱中,只剩下澄清的江水像白练一般明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夜宿东渚重展藏书》。诗中通过对秋山枯淡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织锦过程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天公要饱诗人眼”暗示着诗人渴望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而“生愁秋山太枯淡”则展现出诗人面对秋山时的心境,似乎有些忧虑和悲凉。这里的“枯淡”形容了秋天山色的单调与荒凉。

次句“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抹在秋山半”中,“旋裁”意指精心裁剪,“蜀锦”则是著名的丝织品,以其华丽著称。诗人将这种美丽的织物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似乎是在用人类的智慧和技艺来装饰大自然,使之变得更加生动。

“须臾红锦作翠纱,机头织出暮归鸦”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织造过程中色彩的变化,从红到翠绿,再现织物的精美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同时,“暮归鸦”也增添了一丝秋意和时间感。

最后两句“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则是诗人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变化,由于某种原因,那些精美的织物与色彩仿佛消失了,只剩下清澈如同白练一般的江水。这可能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一番装饰和想象之后,又回归到了对自然本真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旅程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常德徐使君兼简李伯达·其二

榻为何人下,书令稚子温。

定驰天际梦,来访水边村。

秦地千年旧,桃花几树存。

为宣邦伯惠,诗礼教儿孙。

(0)

寄乡州宪使曹国博

雁宕秀色连脩眉,胸中岂止雁宕奇。

展旗卓笔在怀袖,文事武备皆称之。

剑南江山梓最胜,弹压江山须逸兴。

国子先生绣斧光,一道风烟入评品。

颇闻边警喧蜂虿,谈笑从容起凋瘵。

勿谓生平少作诗,古锦可容空载归。

(0)

雨中过春山

春风春雨满春山,桃李梨花草树间。

时有片烟收不起,淡随飞鸟去而还。

(0)

欲过履道庵不果因以诗送饼饵

乘晴欲过雨岩去,草木空疏霜后寒。

老苦疮疡行又止,閒将饼饵问平安。

夜炉挟册应三复,晓径舂禾可一餐。

蕙帐藜床同梦寐,试回头作去年看。

(0)

赠任行甫

一自春风龙井游,遁庵僧寺最清幽。

山行步稳同飞盖,水际望穷时渡舟。

但觉眼前多逸兴,岂知别后有深愁。

霜天邂逅武夷路,黄叶满川空白头。

(0)

野趣轩夜坐煮茶栗瓶中木樨香甚

窗静明灯看木樨,秋声吹雨欲凄凄。

馀凉倍觉花撩乱,尽夜尤宜叶整齐。

瓶浸冷香书案小,座围幽艳屋山低。

从容茶果归来处,桥踏涧云迷断蹊。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