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孙正之》
《答孙正之》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无才处处是穷涂,两地谁传万里书。

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

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

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zhèngzhī
sòng / wángānshí

cáichùchùshìqióngliǎngshuíchuánwànshū

jiézhēngróngcuīsuìshānxiāo

nánguīyóuxúntóngzhìběiháiwénkùnsuǒ

jiālùnjiùyuēxiāngsuíyángxiànyǒulán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答孙正之》。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孙正之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理想的赞美。

首句“无才处处是穷涊”表明没有才能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显得贫乏,而“两地谁传万里书”则是在询问远方是否有人能够将书信传递千里。这里所说的“无才”可能指的是那些不擅长文墨之人,而“万里书”则象征着知识分子之间的情谊和交流。

接着,“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描绘了时光飞逝、季节更迭的景象。这里的“节物”指的是随着节气变化而出现的自然物象,而“催岁暮”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迫切感。“溪山萧洒入吾庐”则是说作者居所的环境,山水之美渗透在他的生活中。

下两句,“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表达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无论朋友是南行还是北往,他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处境和努力,不管是在旅途中的快乐探求还是在孤独中苦苦追寻。

最后,“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则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共同追求理想的决心。这里的“佳句”指的是美好的诗文和友情,而“不须论旧约”则是说这些情谊超越了旧有的约定。“相随阳羡有篮舆”则描绘了一起游历、共同探求知识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同道中人的深厚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王安石对友人孙正之的情谊表达,以及对知识分子共同理想追求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和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学海堂联

智水仁山,在此堂宇;经神学海,发为文章。

(0)

题关槐书斋联

柳边归院金莲烛;松下仙寮玉局书。

(0)

天宁寺联

花雨南天,灵文传妙谛;香空蜀阜,藩墅表名区。

(0)

挽夏继军联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

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0)

代叔挽章廷梁联

泪洒春风,感公意殷勤,竟许萝攀松上;

泽留楚水,叹我来迟暮,果然仙去楼空。

(0)

通用春联

槐为奕世承恩树;杏是春风及第花。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