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刘子成》
《寄刘子成》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书札清秋问解携,郡斋吟眺楚云低。

大夫持宪临诸粤,使者徵兵出五溪。

白日自流荒徼外,青山不尽夜郎西。

于今万里看铜柱,何意中原厌鼓鼙。

(0)
鉴赏

此诗《寄刘子成》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清秋时节的景象与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书札清秋问解携,郡斋吟眺楚云低”,以“书札”开篇,点明了通信的方式,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清秋”的季节里,诗人通过书信询问友人是否携带着思念一同而来,同时在郡斋中吟咏眺望,楚地的云显得格外低沉,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大夫持宪临诸粤,使者徵兵出五溪”,转而提及历史人物和事件。这里借用了古代官员巡视地方、征兵备战的情景,暗喻现实中的政治局势,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事频仍的忧虑。

颈联“白日自流荒徼外,青山不尽夜郎西”,运用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白日的光辉似乎在荒远之地自行流淌,青山连绵不绝,一直延伸至夜郎之西,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广阔天地间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于今万里看铜柱,何意中原厌鼓鼙”,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想象着在万里的距离之外,能够看到象征友谊与和平的铜柱,却未曾料到中原大地竟会饱受战争之苦,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既有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立春后一日集饮范兰亭佛籁轩

卓立维公子,招邀及老夫。

春风善披拂,衰草不荒芜。

一邑围烟水,高斋入画图。

醉深灵籁起,略扫客尘无。

(0)

夏日山居即事书怀三首·其二

沙平时薙草,石冷重移苔。

野蝶忘人面,山禽覆茗杯。

地偏群动寂,偶丧百愁开。

云露高寒表,樗榆育不材。

(0)

七益诗·其四陈州佐橘洲兄弟

济济海城彦,夙著珣珉称。

渥洼贱孤骋,鸑鷟矜双鸣。

豁此尘外襟,蕴结初古情。

荒涂析蒙密,绝响寻铿鍧。

挥颖传三仓,抚几拥百城。

铦力无留割,乱丝何牵萦。

育兹千里材,继踵舆歌清。

(0)

十二乐秋辞·其九

溪南偶逢桑苧翁,白堕酌予尊且空,盘礴白石荫长松。

卢胡一笑人不会,岂必齐谐裁志怪。

(0)

咏法藏寺古松

造物无馀力,孤生此物奇。

钩盘容一骋,局促殆相持。

骨耸青麟角,斑丛赤豹皮。

雷声如解作,龙战不披靡。

势薄秋空黑,根蟠大壑危。

长风有时下,万里为之吹。

孔盖邀天步,金铜助佛仪。

介龟终解甲,灵怪亦何为。

(0)

咏史五绝句·其一

八百诸侯自会同,戎车载主白旄东。

海滨二老嗟安在,薇蕨青青暮雨中。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