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魏使君入觐兼呈吴邵武》
《送魏使君入觐兼呈吴邵武》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如云计吏集神京,此日江湖见友生。

自是古今双五马,居然南北两专城。

汉廷交映黄金诏,楚客同蜚白雪声。

治行不知谁第一,独应岩穴愧高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魏使君入觐兼呈吴邵武》。诗中描绘了魏使君赴京述职的情景,以及与江南友人的重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官职升迁的祝贺之情。

首联“如云计吏集神京,此日江湖见友生”,以“如云”形容众多官员汇聚京城的盛况,而“此日江湖见友生”则点出在繁忙的官场中,能与江南的朋友相逢的难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自是古今双五马,居然南北两专城”,运用典故,将魏使君比作古代的贤臣,同时暗示其官职重要,如同古代的五马之官,又指其在南北两地都有重要的政务,显示了其卓越的政绩和影响力。

颈联“汉廷交映黄金诏,楚客同蜚白雪声”,进一步赞美魏使君的政绩,称其受到朝廷的重视,如同汉廷的黄金诏书般荣耀;同时,也以“楚客”自比,表达自己虽非朝廷命官,但同样以诗歌的形式为魏使君的功绩唱赞歌,体现了文人士大夫间的相互欣赏和推崇。

尾联“治行不知谁第一,独应岩穴愧高名”,表达了对魏使君政绩的高度赞扬,认为其治理成绩无人能及,而诗人则自谦,表示在隐居山林的生活中,对于魏使君的显赫名声感到惭愧,既是对友人成就的敬佩,也是对自己未能参与其中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其对友人政绩的由衷赞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政治智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任丘道中寓目

万山秋色送行鞯,高树云生欲暮天。

可是河头渔艇出,鹭鸶惊起水西田。

(0)

送之普回乡二首·其一

静重元公暂养高,泉亭何必学劳劳。

一天国老希梁栋,五邑门生遍李桃。

立起百年河内泽,来梳八月广陵涛。

阳春无不通民隐,卧辙讴歌满乐郊。

(0)

即事

软舞当筵叠鼓挝,盈盈翠幄总仙家。

日斜歌罢行人去,零落东风荠菜花。

(0)

秋怀三首·其二

西邻僧舍白云重,梦枕惊回破晓钟。

身寄百年犹过客,老添来日渐消容。

江云排起沙头雁,露砌吟馀草际蛩。

好事山人愁不寐,起将和露看青松。

(0)

春日即事

独眠春夜短,白日满房栊。

脱珥供儿读,穿针诲女工。

花香熏蝶梦,鸟语碎东风。

莫负晴和景,临轩解闷容。

(0)

鹦鹉洲

芳洲水暖蒲牙吐,健笔何人赋鹦鹉。

江山不解壮登临,徒使行人悲往古。

书生才气锐于锋,曹黄三子那能容。

君不见南阳人龙正高卧,三顾起来续炎祚。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