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圜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明而恕,廉而介。
官易进,身难退。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圜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明而恕,廉而介。
官易进,身难退。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陆文圭所作的《满江红·送理伯雍同知改除转运判官》,通过对双桧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前任官员清廉公正、深受百姓爱戴的怀念。"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几句,赞扬了理伯雍短短时间内就赢得了良好的政绩和口碑。接着,词人提到理伯雍在职期间处理政务得当,没有积压的诉讼,且在田间休息时也留下了仁爱的痕迹。
"循吏几何人,公为最"直接肯定了理伯雍在当时官员中的优秀表现。然而,词人也暗示了理伯雍即将离开,升任转运判官,这将使他面临新的挑战,"明而恕,廉而介"描述了他的品性,"官易进,身难退"则预示了仕途的不易。词的结尾,词人以"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比喻理伯雍的离别,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赞美理伯雍的政绩和个人品质,寄托了对友人升迁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担忧,情感真挚,语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