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这两句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在其作品《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被移植到松江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懒散边地思念之情。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 这两句诗通过“洛花”这一典故表达了牡丹的高贵与美丽,而“移种到松江”则是说这些美丽的牡丹被移植到了松江。此处的“国色天香”指的是牡丹之花,既有国色的尊贵,也散发出自然而天然的香气。"内样妆"则形象地表达了牡丹之花如同美丽的妆容,生动传神。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思念。在“老里”即故乡之地,有着悠长而温暖的情感;“懒边”则是指边远的地方,这里形容一种安逸、惬意的情景。"无好思"表达了诗人对这平和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字,“穷忙”,虽然在寻找合适的词句来表达这种情感时显得有些迫切与匆忙,但却反映出诗人的真挚感情。
整首诗通过牡丹移植这一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隔水千山又万山,大江仍合小溪湾。
岸巾独立东风里,眼趁凫雏下急滩。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蒹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