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波一片冷秋光,帆影低斜挂夕阳。
遥指水云村缺里,接天红叶是枫庄。
淞波一片冷秋光,帆影低斜挂夕阳。
遥指水云村缺里,接天红叶是枫庄。
这首诗描绘了吴淞江上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淞波一片冷秋光",诗人以"淞波"代指江面,"冷秋光"则烘托出深秋时节江水的清澈与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帆影低斜挂夕阳",通过帆影与夕阳的结合,展现出船只归航的动态,夕阳的余晖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
"遥指水云村缺里",诗人运用"遥指"和"水云村缺",暗示远方朦胧的村庄,给人以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归途中的期待和远方家乡的亲切。最后,"接天红叶是枫庄"以"接天"形容红叶之盛,点明了目的地——枫叶满目的村庄,色彩鲜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体来看,沈谨学的《吴淞江归棹》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归航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急湍胡不退,鸡肋未能休。
何如纵一苇,恣情山水游。
汎汎志和船,岂曰非清流。
容裔逐烟波,忘机学浮鸥。
不然理轻策,振衣上危丘。
冥濛扪元化,独与卢敖俦。
湖寺迥岩剡,白足相对酬。
孝禅以名庵,得似虎溪不。
我来叩白云,蹑之生百忧。
老龙吟秋光,亦可黄禾求。
慈亲苍色健,庭萱亦已娱。
非无华屋者,旦暮倏而墟。
数椽亦长物,城北营蜗居。
蓏蔬四三畦,榆柳一二株。
北窗聊寄傲,自谓羲皇如。
生死蝗蠹间,文史三冬馀。
隐几梦周孔,宁知瓶粟虚。
今人不如古,古似今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