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韩祠二首·其二》
《寄题韩祠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苍然古木龙螭姿,一水流寒照发眉。

潮学于今称大雅,南州自此不侏㒧。

华山恸哭真佳士,秦岭悲歌亦可儿。

吊古许多词赋客,筮魂能解九京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寄题韩祠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苍老古木与蜿蜒流水的自然景观,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韩祠的缅怀之情。首句“苍然古木龙螭姿”描绘了古木的形态,仿佛是龙与螭的化身,充满了生命力与历史的沉淀感。接着,“一水流寒照发眉”则通过流水映照着诗人的眼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潮学于今称大雅,南州自此不侏㒧”两句,赞美了韩祠所在之地的文化之高雅,以及韩祠对于当地文化的影响,使得这个地方不再局限于粗俗或低俗的文化风气。接下来,“华山恸哭真佳士,秦岭悲歌亦可儿”则是通过华山和秦岭的自然景观,象征性地表达了对韩祠主人韩愈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韩愈的文学成就如同山川一样,令人景仰。

最后,“吊古许多词赋客,筮魂能解九京颐”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作为一位词赋客,他前来凭吊古人,希望能理解韩愈在九泉之下的安息与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韩愈及其文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题陶心云同年稷山访碑图

稷山楼主海上来,贻我宝刻同琼瑰。

媵之长歌更奇绝,逸气磊落浮云开。

昔年杜老探奇迹,刻画琳琅出丛碧。

避兵何处吊钱王,此是建初元载石。

偏旁点画考订频,廿字三韵通先真。

大吉岂徒摹吉语,祓除不洁招灵神。

君今怀古嗜幽访,翘企前修敢多让。

手携毡墨踏云来,姓名题遍青萝嶂。

一千八百又五年,石花墨汁长新鲜。

近时翁王昔欧赵,眼福辄欲誇前贤。

从来古刻江南少,烽火经年幸长保。

差与三老相肩随,不独校官誇瑰宝。

嗜奇我亦与君同,曾访残碑走蜀东。

破画拭苔认丁鲂,駮文敲火辨卢丰。

同调天涯人几个,嗟君意气遭频挫。

漫咏将离寄别情,石交更忆陈惊座。

神物显晦终有时,蓄志媚古天应知。

乱山青青云尽处,祝君再遇鸿嘉碑。

(0)

辛酉三月,靖江杨翰如先生以过慧中女士画幅属题,敬呈绝句五首·其一

刊落浮华见素姿,秋怀满幅写乌丝。

因知公有山林志,点染山林为费思。

(0)

冬夜苦雨

一雨潇潇下,几无昼夜分。

疏钟沈远寺,浓雾勒朝曛。

诗思清于水,愁心叠似云。

阴霾能迅扫,明日见晴雯。

(0)

冬日游惠山依韵和棘园

山因临水秀,水更在山清。

病叶疏林木,寒霜冷石坪。

废园馀晚菊,荒径杂芳蘅。

忽动故乡思,遥天递雁声。

(0)

冬日郊行见野菊独茂

众芳皆摧隤,篱落忽相见。

无力仗东风,幽然舒冷艳。

(0)

汉皋寄东京雷生眉生二首·其二

黾勉攻农学,归来奠国基。

边荒屯恳策,耕战霸王师。

治术穷三岛,雄心拓四夷。

哀歌人拊髀,自觉负襟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