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落浮华见素姿,秋怀满幅写乌丝。
因知公有山林志,点染山林为费思。
刊落浮华见素姿,秋怀满幅写乌丝。
因知公有山林志,点染山林为费思。
此诗《刊落浮华见素姿》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诗人夏子麟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去除浮华展现朴素之美的画作,表达了对画中所蕴含的山林志趣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首句“刊落浮华见素姿”,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画作去除了表面的华丽装饰,展现出其本质的朴素之美。这里的“刊落”意为去除、剔除,“浮华”则指表面的华丽与虚饰,“素姿”则是指事物的本质或原始状态。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画作在去除外在修饰后,展现出的纯粹与真实。
次句“秋怀满幅写乌丝”,进一步描述了画作的内容和情感。这里“秋怀”指的是秋天的思绪或情感,暗示画作可能描绘了秋季的景色或氛围;“满幅”则说明画作的完整与丰富;“乌丝”通常指黑色的线条,在这里可能是指画作中运用的深色线条,用来勾勒轮廓或填充细节。整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秋天情感、线条丰富的画作,给人以深沉而丰富的视觉感受。
后两句“因知公有山林志,点染山林为费思”,转而表达对画中所体现的山林志趣的理解与欣赏。这里的“公”指的是画作的创作者或主题,通过“山林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点染山林为费思”则说明了画作中对山林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而是经过精心构思与创作的过程,展现了画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去除浮华展现朴素之美的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画中所蕴含的山林志趣的深刻理解与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
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
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
不以舟御风,安极舟任胜。
江风不肯降,舟故勇为承。
中有游泛客,一叶恣奔崩。
云天合空碧,危涛欲上凭。
千山纷如蹶,银屋蔽叠层。
势吞小姑入,马当不敢应。
隐跃长鲸舞,呼吸百川腾。
舟人俱造次,奚奴颠沛仍。
雅宜谢公量,啸歌不改恒。
犹作苏子字,舍笔别无能。
情居夷险外,波沸心自澄。
万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
天之示我者,怒流为益增。
眷彼扶摇翮,九万正翻淩。
胡甘耳目陋,不及鲲与鹏。
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兴。
追轶临峤作,四友未许矜。
《枕上过彭泽起视则惊涛过颡舟与江下上矣》【明·郭之奇】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不以舟御风,安极舟任胜。江风不肯降,舟故勇为承。中有游泛客,一叶恣奔崩。云天合空碧,危涛欲上凭。千山纷如蹶,银屋蔽叠层。势吞小姑入,马当不敢应。隐跃长鲸舞,呼吸百川腾。舟人俱造次,奚奴颠沛仍。雅宜谢公量,啸歌不改恒。犹作苏子字,舍笔别无能。情居夷险外,波沸心自澄。万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天之示我者,怒流为益增。眷彼扶摇翮,九万正翻淩。胡甘耳目陋,不及鲲与鹏。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兴。追轶临峤作,四友未许矜。
https://shici.929r.com/shici/69XduI9PE.html
夜沉敛客绪,息意冥所思。
皓月时流照,江水清且瀰。
参差檐外影,兴言故人居。
故人今燕北,连镳暂相随。
聚首亦何几,各有民社司。
宋子敦其性,辜君迈厥施。
恢恢皆远器,伯仲可同追。
久探此心一,应知不世移。
世情竞纷纠,慎处乃得宜。
刚柔裁之心,进退观于时。
余亦耽虚白,所砥日孜孜。
相望非近小,贡言多切偲。
孤尚如不失,千秋有共期。
舞衣乍着双罗飘,却步帘屏近且遥。
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
疾徐生节鸣佩瑶,宛转长褕称身腰。
进从飞鸟翼回飙,退旋秋水袜轻漂。
明明如月向风摇,下上流华云所招。
云风忽止倚羞娇,半发朱唇兰气敲。
回眸挥手助笙箫,掠鬓将前众企翘。
四座光临不敢嚣,随其所见目成挑。
掌上当年疑汉妖,白纻歌章有晋谣。
凡百君子乐清朝,观舞能言友宾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