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偶书》
《感事偶书》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壮心一片今犹昔,浮世多岐自町畦。

巷伯谩劳伤贝锦,伏波谁与辨文犀。

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

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偶书》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壮心一片今犹昔,浮世多岐自町畦”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虽历经岁月,但内心壮志未减,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依然坚守自我,不为外界纷扰所动。这里的“壮心”象征着坚定的理想和追求,“多岐”则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选择的艰难。

颔联“巷伯谩劳伤贝锦,伏波谁与辨文犀”运用典故,巷伯指巷中之伯,此处借以比喻普通人;贝锦是古代织物的一种,常用来形容表面华丽而内里空虚的人或事物;伏波则是指东汉名将马援,他以“马革裹尸”自誓,后人常用“伏波”来赞颂英勇善战的将领。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指出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可能隐藏着空洞与虚假,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英雄的渴望与呼唤。

颈联“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山水比作知音,暗示在喧嚣尘世中,能够理解诗人情感与追求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对于世事的困惑与迷茫感到不足为奇。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尾联“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以月光作为寄托,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宁静与希望。即使在深夜,那轮明月依旧温柔地照亮着诗人的心灵角落,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和指引。这一形象不仅美化了夜晚的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光明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少年游·其四题陈检讨小影,傍有侍儿坐蕉簟弄笛

十年苦忆,元龙颜面,梦寐恐难亲。

不虞相见,长安道上,并见在傍人。

停毫一顾踟蹰久,欲待按歌匀,碧鸭消时,红蕉坐去,何处不传神。

(0)

鹧鸪天·其四赋得鸳鸯沙路远

蓼浦兰江隔远涔。彩毛飞去信音沉。

十三弦上锼金柱,二八丫头琢玉簪。

无处觅,好难寻。空留双影绣罗衾。

几回欲向沙头路,到得沙头路转深。

(0)

菩萨蛮·其十五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

小姑村映青溪晓。晓溪青映村姑小。家是就矶斜。

斜矶就是家。返舟莲棹远。远棹莲舟返。

侬识旧娃宫。宫娃旧识侬。

(0)

法驾导引.送一苓和尚还罗浮

江帆暮,江帆暮。六月水西头。

竹子牵来黄蛤履,荷花泛去白螺舟。送汝返罗浮。

(0)

杨柳枝·其一

花萼楼前杨柳枝。美人剪綵自寻思。

千丝万丝谁作样,剪来总似一条眉。

(0)

荷叶杯·其七顾太尉夐

风急又惊愁雨。无主。倩若报佳期。

便教今日也应迟。知摩知。知摩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