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又充满历史沧桑的画面。开篇“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两句,以水边和森林中的植物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这里的“嘉名”指的是那些值得称颂的人物或事迹,而“芳气无幽深”则表明这些美好的记忆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以下几句“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举动来反映出对贤才的选拔和对德行的重视,而“非直罢从禽”则强调了这种选择不是盲目的跟随。
接下来的“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关注。在这里,“旧国皆湮灭”指的是那些古老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而“先王亦莫寻”则是说这些早已消逝的君主也无法追寻。然而,尽管如此,仍有“贤媛陇”这样的遗迹被传承下来,依然能够触动后人的心弦。
诗人随后写道:“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这里,“牢落山川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而“萧疏松柏阴”则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坚韧不拔的景象。
紧接着,“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两句诗通过对古迹的描述,展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损坏和自然力量的侵蚀。然而,这种破败之中依然有着“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的情怀,表明尽管外在的物质结构可能已经崩塌,但历史留下的温暖和文化的精髓依旧流传。
最后,“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则是诗人对这片古地的深沉思念,以及对那里的自然生灵——黄鸟——发出的哀伤鸣叫的描绘。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和自然之间联系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对过往文明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
日夕见太行,沈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
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
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
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
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
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
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
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