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述帝制,大蒐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爰述帝制,大蒐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名为《倬彼我系(其五)》。从这短短的几句,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对于帝制、王道以及文化传承等概念的思考和颂扬。
"爰述帝制,大蒐王道。" 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主及其治国之道的追寻与尊崇,"爰" 是古文中表示回顾过去的词语,而 "大蒐" 则是广泛搜寻的意思,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这里的 "天" 和 "人" 可能指的是自然法则和人间伦理,"祖" 和 "考" 则有先人的意味,强调了文化传承与祖宗之教的重要性。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 这两句则是对古代文化艺术的赞美,其中 "礼乐" 指的是古代典章制度和音乐舞蹈,而 "诗书" 则代表着文学与知识的积累。"具草" 表示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最后,"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这句话意味着将这些先人的智慧和策略传递给后代,使其成为家族永久的宝贵财富。
总体来说,这段诗文节选表现了对古代文化和政治理想的怀念,以及对于这些遗产在家族和社会中传承下去的期望。王勃通过这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士大夫对于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的认知。
乱山走回合,群峭重杳复。
丹崖与翠嶂,壁立削碧玉。
溪枫欲染崖,岩柏倒挂绿。
涧流夹松风,谡谡似和筑。
峨峨禹登山,窈窈藏龙谷。
锦屏芙蓉开,列岫三秀郁。
如环玦口擘,如城墙堞矗。
圆峰卓笔立,绝顶抗塔独。
二瓮不可见,嵚嵜登层麓。
及腰洞露穴,入门僧秉烛。
三佛俨像设,迎立妙严肃。
侍者凡六人,写生肖瞻瞩。
不知何代刻,疑化工所斸。
自此蜿蜒行,低头恐石触。
高穹忽峻拔,邃径且葡匐。
行行皆圈豚,步步虑倾覆。
上惧折元首,下忧濡溺足。
百步露线光,狂喜庆出谷。
翻嫌游兴浅,更欲重踯躅。
洞口过悬崖,半广可坐读。
入定游诸天,三界忘色欲。
后登泽盈丈,少憩树簌簌。
元丰有刻文,记为求雨祝。
俛视环立壁,天洞地亦福。
侧径下荦确,庆涧越纡曲。
下有圣寿寺,唐柏荫茅屋。
把酒仰青天,骑龙驯白鹿。
《龙洞》【清·康有为】乱山走回合,群峭重杳复。丹崖与翠嶂,壁立削碧玉。溪枫欲染崖,岩柏倒挂绿。涧流夹松风,谡谡似和筑。峨峨禹登山,窈窈藏龙谷。锦屏芙蓉开,列岫三秀郁。如环玦口擘,如城墙堞矗。圆峰卓笔立,绝顶抗塔独。二瓮不可见,嵚嵜登层麓。及腰洞露穴,入门僧秉烛。三佛俨像设,迎立妙严肃。侍者凡六人,写生肖瞻瞩。不知何代刻,疑化工所斸。自此蜿蜒行,低头恐石触。高穹忽峻拔,邃径且葡匐。行行皆圈豚,步步虑倾覆。上惧折元首,下忧濡溺足。百步露线光,狂喜庆出谷。翻嫌游兴浅,更欲重踯躅。洞口过悬崖,半广可坐读。入定游诸天,三界忘色欲。后登泽盈丈,少憩树簌簌。元丰有刻文,记为求雨祝。俛视环立壁,天洞地亦福。侧径下荦确,庆涧越纡曲。下有圣寿寺,唐柏荫茅屋。把酒仰青天,骑龙驯白鹿。
https://shici.929r.com/shici/vIEJE4JX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