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齐极,伊嵩之高。显灵效异,神休孔昭。
饬我祀事,实俎鸾膋。以侑旨酒,其馨有椒。
与天齐极,伊嵩之高。显灵效异,神休孔昭。
饬我祀事,实俎鸾膋。以侑旨酒,其馨有椒。
这段诗文出自宋代诗人对于祀岳镇海渎的颂扬之作,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重视。首句“与天齐极,伊嵩之高”描绘了一幅宏伟山峰直冲云霄的壮丽景象,"伊嵩"指的是峻险的山峰,而"齐极"则形容其高耸入云,与天相齐。第二句“显灵效异,神休孔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神灵显现异能、广布恩泽的赞美之情。"显灵"意味着神明显示范其灵验,而"效异"则强调了自然界超常规律的奇妙作用。
第三句“饬我祀事,实俎鸾膋”是指诗人被委托进行祭祀之事,"饬我"表示受命于天,"实俎"则是一种祭品设置的方式,而"鸾膋"可能是指某类特定的祭品或者供奉物。最后一句“以侑旨酒,其馨有椒”则讲述了祭祀时使用佳酿进行祭奠,"侑旨"意味着按照礼仪规定的酒,"其馨有椒"则形容这美酒散发出的香气中带有一丝辛辣如同花椒的芬芳。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山峰、神灵和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人对于自然崇敬之情以及他们在宗教信仰中的虔诚态度。
绿之渚兮浣侯衣,青厥蟾兮神所依。
未壮而逝兮匪夭,白首者拜兮莫之敢非。
潮来兮潮往,侯朝出游兮夜归。
侯昔家兮今庙,奠椒醑兮神其我釂。
渺渺兮绿之渚,子陵在上兮子胥下。
羊裘孔乐兮鸱夷犹怒,勾吴炎汉兮俯仰今古。
侯之愿兮天不违,保我民兮靡兵靡饥。
水无蛟蜮兮山无貙豹,有蘋有芷兮岁其报。
彭殇共尽兮孰尽而神,不死者心兮幻者身。
雨八荒兮先我桑梓,刊此石兮百世之史。
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
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
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
岂伊具人面,曾不畜产侔。
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
如彼货与魋,何足私怨尤。
千里忽命驾,□予将焉求。
为言笃故谊,一饭敢不酬。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
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
窗户半拆卸,髹漆留馀光。
釜去存破灶,画剥攲颓墙。
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
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
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他乡亦不远,深阻踰涧冈。
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
惟有避役难,追逮穷所至。
昔住大宅人,今为忍冻民。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
不死踰八旬,几度见宾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