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
不死踰八旬,几度见宾雁。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
不死踰八旬,几度见宾雁。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学诗吟十首》之十。诗中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愿意仕途生活的情怀,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反思。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这两句直接展现了诗人的性格和选择,宁可忍受贫困也不愿意投身官场。接下来的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对古代贤者考槃(即孔子)的景仰之情。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这里的 "车" 指的是生活所需,"肉" 则是基本的食物,表明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强调了即便生活简朴,但心灵不会沉迷于忧虑和灾难。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这里 "昔" 指的是过去,"四十九" 可能是指某个事件发生时的年龄或年份,而 "奏书" 则是在表达诗人曾经有过直言不讳、上书言事的情形。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那些奸佞之臣的憎恨和正义感,希望能用剑斩除这些作恶多端的小人。
最后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不死踰八旬,几度见宾雁" 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有限的体认。"不死" 一词显示出诗人的坚韧不拔,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精神上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态度和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示了诗人超脱功名利禄、坚守道德品格的高洁情操。
羊车暇日劳挥麈,玉树春风自满庭。
欲问乌衣旧时事,静无秋燕有秋萤。
高人心迹喜双清,旷远幽亭谁与名。
檐外落花仍落絮,坐中倾国与倾城。
松声传壑风初急,帆影飘空浪未平。
不尽樽中今日醉,匆匆轻去得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