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染日射珊瑚,十丈戎戎兴未孤。
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
莺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
闺阁閒情删已尽,风流应合在蓬壶。
烘云染日射珊瑚,十丈戎戎兴未孤。
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
莺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
闺阁閒情删已尽,风流应合在蓬壶。
这首《木棉》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以木棉为题,描绘了木棉的生长状态与自然之美。
首句“烘云染日射珊瑚”,以“烘云”、“染日”描绘出木棉花朵在阳光下如同珊瑚般鲜艳夺目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木棉的色彩与形态。接着,“十丈戎戎兴未孤”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木棉树高大挺拔,生机勃勃,即使长到十丈之高,其生命力依然旺盛,未显衰败。
“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两句,进一步描绘木棉的生长环境与自身特点。木棉在银色的海洋中独自展现出赤红的虹彩,显得格外坚韧不屈;而其周围的玉兰花与碧绿的叶子,则衬托出木棉的粗犷与豪迈。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木棉的独特魅力。
“莺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描绘了木棉花开时的热闹场景。黄莺在枝头细语,似乎在催促花朵快快绽放;而白鹤则轻巧地踏在花头上,仿佛在帮助花朵更加美丽。这两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
最后,“闺阁闲情删已尽,风流应合在蓬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木棉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木棉的风姿与韵味,超越了闺阁中的闲情逸致,更应该被赞誉于仙界蓬壶之中。这不仅是对木棉美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木棉》一诗通过对木棉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
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
犹嫌旂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
撷而焙之一朝就,更范圭璧为圆方。
南州尚珍北固重,自非富贵宁预尝。
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
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
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
尘埃填心渴欲死,忽拜公赐喜可量。
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
愚知公赐岂徒尔,欲俾下吏蠲俗肠。
涤除诗冗起清思,驱逐睡兴穷缣缃。
玉川不暇尽七碗,已觉两腋清风翔。
文章自老齿独壮,富贵偶迟名最先。
冷落官曹按丹笔,风流幕府别红莲。
高谈倾座迥无敌,清骨照人长欲仙。
好在胸中书万卷,校雠四库续登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