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其三》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北油幢叠总戎,六年幕府从裴公。

谈兵玉帐知何在,宴客金钱定已空。

麟阁英姿随爽气,凤池陈迹想清风。

白头无路酬恩地,一寄哀情薤挽中。

(0)
注释
幢:军帐。
叠:连绵。
总戎:总领军务的将领。
裴公:指裴某位将领。
玉帐:古代将帅出征时的营帐,这里代指裴公的军事指挥场所。
宴客金钱:宴请宾客的资金。
麟阁:汉代麒麟阁,曾用来表彰功臣,此处象征裴公的功绩。
凤池:凤凰池,代指皇宫或宰相府,表示裴公曾居高位。
白头:指诗人自己。
哀情:悲伤的情感。
薤挽:古时丧葬习俗中,用薤叶包着的挽歌。
翻译
西北边疆的军帐连绵,总领军务的将领裴公跟随
当年谈论战事的玉帐如今何处,宴请宾客的钱财想必已空
裴公的英勇形象仿佛随秋风而逝,他在凤池(宰相府)的遗迹只留下清风的记忆
我已年老无处报答恩情,只能把哀思寄托在这挽歌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对已故司徒侍中、尚书令韩魏公的深切悼念之作。首句“西北油幢叠总戎”描绘了韩魏公曾任职西北边疆,统帅军队的威武形象。接着,“六年幕府从裴公”回忆了他跟随裴公共事的时光,表现出对裴公的敬仰和对共同经历的怀念。

“谈兵玉帐知何在,宴客金钱定已空”两句,通过想象韩魏公昔日谈论兵法的场景和宴请宾客的豪情,如今都已成为过往,表达了对逝者功业与风范的追忆,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麟阁英姿随爽气,凤池陈迹想清风”借“麟阁”和“凤池”两个典故,赞美韩魏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格,如同清风一般令人怀念。最后,“白头无路酬恩地,一寄哀情薤挽中”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无法再报答韩魏公的恩德,只能将哀思寄托于挽歌之中,充满了深深的哀痛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仁宗皇帝揭辞三首·其三

圣治方无事,仙游遽不还。

心休黄屋外,乡远白云间。

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关。

孤臣期得殉,黄鸟愿重删。

(0)

提举陈龙图特垂顾遽促归轩

千里相思访所知,昔人曾有此闻稀。

方欣一见销萌吝,便忍连章赋式微。

早是衰年多感慨,不堪寒色挫芳菲。

剡溪雪月光如昼,懊恼仙舟兴尽归。

(0)

次韵答前水监王荀龙郎中重九感怀

应厌偏州节物荒,重阳前忍去安阳。

双清易感霜茎怨,三雅难留露蕊芳。

不惜高吟来疾置,尚思衰叟会寒乡。

谁知衣弊京尘客,乃是南宫卧锦郎。

(0)

癸丑灯夕

争放红蕖燎紫沈,胜游谁肯惜千金。

人和更有笙歌助,酒美应无巷陌深。

化国光阴方甚永,洞天风物不难寻。

如何可致吾民乐,长似熙熙此夜心。

(0)

闻前都水王荀龙郎中将率二三知旧游天平山寺

天平高绝是家山,雨治安阳欲到难。

此日名郎真好事,直携嘉客远同观。

峰擎寺脚重霄近,雹起潭心六月寒。

遥想醉吟昆阆里,乱飞珠玉出毫端。

(0)

七夕会关亭观莲

陶暑娱宾次水西,满塘莲艳馥轩墀。

荷坳似学伞翻去,房曲如将盏倒垂。

肯把风流欺俭幕,且凭歌调拟吴姬。

从来拙宦老难巧,任过灵光醉不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