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经旧得还丹诀,郎位高分列宿光。
太守双旌指南越,使君千骑冠东方。
饮冰清白临遐俗,昼锦辉荣过故乡。
曾是重华张乐地,九韶闻处味应忘。
仙经旧得还丹诀,郎位高分列宿光。
太守双旌指南越,使君千骑冠东方。
饮冰清白临遐俗,昼锦辉荣过故乡。
曾是重华张乐地,九韶闻处味应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职方彭员外惟节知韶州》。诗中融合了仙道文化与现实政治的地位和尊荣,展现了诗人对高官厚禄生活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仙经旧得还丹诀”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术有所了解,并可能亲身练习过。紧接着“郎位高分列宿光”则描绘了一种官场中的显赫地位,似乎指代某一重要职务。
第三、四句“太守双旌指南越,使君千骑冠东方”,通过具体的官职和仪仗队伍来突出诗人所在的政治地位,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荣耀场景的描绘。这里的“太守”和“使君”都是高级别的地方行政长官,而“双旌指南越”、“千骑冠东方”,则是用来形容其权势和威望。
第五、六句“饮冰清白临遐俗,昼锦辉荣过故乡”表达了诗人在高位上的生活享受,以及他对家乡的骄傲与自豪。这里的“饮冰清白”、“昼锦辉荣”,都是形容官宦生活的奢华和光彩。
最后两句“曾是重华张乐地,九韶闻处味应忘”,诗人提及了古代乐府诗人的才华,并通过“九韶闻处”暗示自己也可能在文学艺术上有所建树。末尾的“味应忘”,则可能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或者是对过往荣耀的一种淡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豪放、华丽的笔触展现了官场生活的辉煌,同时也流露出个人情感与文化追求的交织。
鸡鸣点火爝枯竹,粝饭藜羹煮初熟。
稿师一饱催上船,船头见水不见天。
山高日出天未晓,水底观天见天小。
唤起同舟看远云,白衣苍狗何缤纷。
云开仰见山腰寺,古殿飞来居福地。
钟声鼓声通渺冥,聋者自聋听自听。
大呼唤转操舟汉,而辈登舟我登岸。
来程无几去程赊,中途见寺如见家。
我闻定心亭在最高处,登峰到顶休疑惧。
莫待归舟下峡时,顺水顺风留不住。
有母倚门孙绕膝,男儿俯仰事未毕。
老兄去作宦游人,山僧又是参方日。
曾闻儒者戒远游,胡为孔孟终周流。
古来贤圣且如此,我辈岂得长淹留。
吾家更有陈公案,不见新州卖柴汉。
自从獦獠入黄梅,引得儿孙恩爱断。
堂中饭熟热碗鸣,一饱各自东西行。
老兄选官予选佛,岂效儿女牵痴情。
痴情决绝孤琴悄,无弦一曲知音少。
不道珠崖道里赊,不道先生官职小。
不道广文薪俸微,不道故人相见稀。
若教官舍成窠臼,那得儒冠伴衲衣。
山僧老矣君亦老,成道成名归及早。
知恩容易报恩难,作宦参方非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