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丑灯夕》
《癸丑灯夕》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争放红蕖燎紫沈,胜游谁肯惜千金。

人和更有笙歌助,酒美应无巷陌深。

化国光阴方甚永,洞天风物不难寻。

如何可致吾民乐,长似熙熙此夜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奢华而欢乐的灯会,诗人韩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首句“争放红蕖燎紫沈”描绘了灯会上五彩斑斓、绚烂夺目的景象,红蕖(荷花)与紫沈(紫色的香料)的对比,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也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接着,“胜游谁肯惜千金”表达了对这场盛宴的珍视与享受,即使花费千金也在所不惜,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人和更有笙歌助,酒美应无巷陌深”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热烈气氛,音乐与美酒的结合,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连巷陌深处都能感受到这份快乐。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繁忙与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化国光阴方甚永,洞天风物不难寻”则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赞美,认为时间在这里似乎变得格外悠长,美好的事物触手可及,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这种对现实的肯定与向往,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憧憬。

最后,“如何可致吾民乐,长似熙熙此夜心”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快乐长久持续?“熙熙”一词,形容了人群的热闹与喜悦,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和谐、快乐的生活方式能够成为常态,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夜晚,而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盛大的灯会,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九转诗·其九

玉律春初至,金丹帝感成。

南山同圣寿,东海比时清。

福是玄元德,功由至道呈。

小臣虽有术,仙士谢茅盈。

(0)

萍乡春晚寓居·其一

向隅书剑坐销魂,心计艰难有泪痕。

三月不寻花下路,一春常闭雨中门。

閒时易得开书帙,贫手难求傍酒樽。

三十无成今四十,翊周安汉意空存。

(0)

伏蒙仆射相公许崇龟攀和杜鹃花诗勒诸岩石伏以崇龟本乏成章矧恐绝唱徒荷发扬之赐终流唐突之爱将厕庭觐光叨荣被谨次前韵兼寄呈桂州仆射

碧幢红苑合洪钧,桂树林前信有春。

莫恋花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鱼人。

(0)

答赵州和尚颂

哭声师已晓,已晓复谁知。

当时魔竭国,几丧目前机。

(0)

回波乐·其八十

父母怜男女,保爱掌中珠。

亦死手遮面,将衣即覆头。

死朴哭真鬼,连夜不知休。

天明奈何送,埋著棘嵩丘。

耶娘肠寸断,曾祖共悲愁。

独守丘荒界,不知春夏秋冬。

但知坟下睡,万事不能忧。

寒食墓边哭,却被鬼耶由。

(0)

诗并序·其七十一

运命满悠悠,人生浪聒聒。

死时天遣死,活时天遣活。

一旦罢因缘,千金须判割。

饶君铁瓮子,走藏不得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