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伯子四雅亭》
《题王伯子四雅亭》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古风

偶亭主人清且贤,弹琴问政何翩翩。

黎童蛮女歌来暮,渡海孤僧逢偏早。

文章词赋日相投,一别三年长秋草。

去秋又搆四雅亭,衣冠满座百壶倾。

习家池馆日相求,竹林之下风飕飕。

棋声诗思皆劲敌,即此可以凌王侯。

中少一幅乞人笔,续貂岂堪容此物。

濡毫树底为君挥,胜事留传在翠微。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题王伯子四雅亭》。诗中描绘了偶亭主人的高洁与才华,以及其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宾客间的和谐交流,以及他们在雅致环境中的生活情趣。

首句“偶亭主人清且贤,弹琴问政何翩翩”开篇点出主人的清高与贤能,他不仅善于弹琴,更关心国家大事,举止优雅。接着,“黎童蛮女歌来暮,渡海孤僧逢偏早”描绘了主人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相聚的情景,无论是乡村的孩子还是远方的僧侣,都对主人充满敬意和亲近感。

“文章词赋日相投,一别三年长秋草”表达了主人与朋友们在文学艺术上的深厚友谊,即使分别多年,友情依旧如初。接下来,“去秋又搆四雅亭,衣冠满座百壶倾”描述了主人新建的四雅亭,宴请宾客时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好客。

“习家池馆日相求,竹林之下风飕飕”则描绘了主人与朋友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日常交往,竹林间清风徐徐,营造出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棋声诗思皆劲敌,即此可以凌王侯”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及其朋友们在棋艺与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甚至可以与王侯相比。

最后,“中少一幅乞人笔,续貂岂堪容此物。濡毫树底为君挥,胜事留传在翠微”表达了对主人邀请自己书写作品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这份美好记忆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留下珍贵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及其朋友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高雅品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三月游摄山作

山寺春云护,披霞入渐深。

品泉移谷口,选石费天心。

磴转江能近,林空月不沉。

无生吾欲證,灵药懒重寻。

(0)

题翁汉生园

震泽湖中第一山,山中别有一人间。

园开透水峰峰出,花断成蹊树树湾。

海气生烟楼阁敞,书灯彻夜酒杯閒。

还闻光禄神仙去,不待千年化鹤还。

(0)

未央贻余画竹题云倪元镇自谓其画竹如麻如芦犹去竹不远兹画叶乃如树叶殊无一毫似也作此赏之

不欲全求似,萧森态转真。

缘风微作势,邀月澹传神。

叶密留云宿,丛幽借石邻。

还于匀墨处,高寄想其人。

(0)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其五

侯家骑从导初传,满路花飞拾翠钿。

携得冰壶清切意,焚香坐听唱游仙。

(0)

八月十一夜与介孺看月成醉共赋十四盐·其一

秋虽方过半,月却尚能纤。

况有人相映,偏教景似添。

挹清倾露液,取影下湘帘。

诗里须情韵,何如此际兼。

(0)

乙卯十九首·其二

闾右几家蓄红粟,早供恶少眈眈目。

乌聚横抢白昼间,眼看贫富计同蹙。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