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伍秋农下山》
《送伍秋农下山》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出家不舍田与里,住山不别城与市。

长斋不断酒与荤,参禅不离妻与子。

声闻现作居士身,青莲花发红尘里。

双林傅老襄州庞,眼中之人谁得似。

伟哉伍君非等閒,须髯苍苍修且美。

手抱无弦入鼎湖,志在高山与流水。

閒房借得木人居,僧来便问无生旨。

我亦山中躲懒人,相逢大笑无彼此。

团圞一日当三生,回首门闾频陟屺。

乘兴能来乘兴归,怅别松閒书片纸。

雨过西江水急流,指点归程无几几。

朝辞高峡暮汾江,一路山光伴行李。

同舟况有罗戒轩,正好从容谈性理。

还家倘遇旧同游,为我将心报知己。

别来饭食不如前,菜根打落当门齿。

(0)
鉴赏

这首诗《送伍秋农下山》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伍秋农的隐士从山中返回世俗生活的场景。诗中展现了伍秋农出家后仍不忘俗世,虽住山但不远离城市,长斋不断酒肉,参禅时也不舍弃家庭,体现了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句“出家不舍田与里,住山不别城与市”点明了伍秋农虽出家但仍关心世俗生活,居住山中却不与外界隔绝。接着“长斋不断酒与荤,参禅不离妻与子”进一步描述了他不完全脱离尘世的生活状态,既遵守佛教戒律,又享受家庭的温暖。

“声闻现作居士身,青莲花发红尘里”一句,以莲花比喻伍秋农虽身处红尘,却保持着清净的内心,如同佛家的声闻弟子。接下来“双林傅老襄州庞,眼中之人谁得似”则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高僧傅老和襄州庞,表达了伍秋农在当时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伟哉伍君非等闲,须髯苍苍修且美”赞扬了伍秋农的非凡修为和外貌,手抱无弦琴象征着他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志在高山与流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闲房借得木人居,僧来便问无生旨”描绘了伍秋农在山中借住木屋,与僧侣交流佛法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最后,“我亦山中躲懒人,相逢大笑无彼此”表达了诗人与伍秋农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彼此生活态度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伍秋农独特的修行方式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诗中既有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探索和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访音图为沈丹谷作

山月洗微白,山风吹梦醒。

偶忆山中人,杖策耽幽寻。

云影时左右,禽鸟鸣好音。

回头问僮仆,囊中有古琴。

触手辄成响,不弹谁为听。

昨从海上来,天风吹泠泠。

波涛出复没,合沓难为名。

归时一偃卧,万感俱冥冥。

栖神太古间,天气横空青。

出门忽大笑,四顾无所亲。

行行昧远近,但闻松涛声。

始知成连去,今古惜此人。

(0)

题傅青主为阎古古画松

呜呼凤陵,四十万树悲一炬,冬青枝冷啼秋雨。

一木难支大厦倾,三蘖空伤奈何计。

列朝培植三百年,故力百木余苍烟。

伊谁放笔为直干,托根无地其天全。

半死半生僵复起,真气郁勃犹满纸。

天荒地老不受大夫封,祇疑清风谡谡清入耳,空同泗水想高轨。

(0)

舟过德山为留半日

今日何日饱看山,山色落我船窗间。

定知山灵独笑我,间官何事身不间。

舟子催促莫久住,此间未是收帆处。

凉波叠碧天已风,沙禽突破秋烟去。

(0)

明湖道上

晓钟散前林,山人秋睡足。

短筇破湖烟,一径入寒绿。

行行到深湾,惊起两飞鹄。

(0)

相逢行

今日亦相逢,明日亦相逢,华堂置酒生春风。

今日亦相逢,明日不相识,翟公门巷无颜色。

(0)

仲春书景

今年花信随春早,未到清明绿已肥。

九十韶光忙易过,几多觞咏同难违。

乌犀出叶藤萝茂,红斗含苞桃李稀。

最是诗成豪兴发,留宾还欲典春衣。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