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图。开篇“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写出了春天初期,气候多变,寒冷尚存,但已有风雨交加,预示着季节更迭。紧接着“问春住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好奇和期待。
下文“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则描绘了一幅花开花落的画面,春意转瞬即逝,而新生的花朵已悄然取代。接着“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用“乱碧”形容枝叶茂盛的景象,“迷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沉醉之情。
“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中,“谩凝伫”表现出诗人停留观赏之状,“念昔日采香”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而“今更何许”则表达了对现实与记忆之间差异的感慨。
“芳径携酒处。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诗人手持酒杯,漫步在花香满径之中,而地面上的嫩绿小草则铺展开来,无边无际。
“故林晚步。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表达了诗人对旧时游踪的怀念和追思,以及对自然景观即将到来的期待。
最后,“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则转换了氛围,描绘了一种安逸而悠闲的场景,但紧接着又有对即将来临之秋季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夜行一更馀,倦寻村庄宿。
小车街前停,敲门进茅屋。
主人喜客来,迅疾命童仆。
韨远少珍羞,差慰家酿熟。
斟酌当洗尘,佐食割鸡肉。
醰醰笑语温,烛剪花再馥。
拂床且少眠,鸡鸣近载夙。
渐入黑甜乡,梦绕山之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