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毛今日喜逢君,裘敝长安路忍分。
最是中郎知有道,西行一为访碑文。
凤毛今日喜逢君,裘敝长安路忍分。
最是中郎知有道,西行一为访碑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友程水部之子即将前往毗陵拜谒唐太史的情景的感慨与祝福。首句“凤毛今日喜逢君”,以“凤毛”比喻才俊之士,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今日相逢的喜悦。接着,“裘敝长安路忍分”,描述了友人在长安求学之路的艰辛与不易,虽衣衫破旧,但仍坚韧不拔地前行,体现了其执着追求的精神。第三句“最是中郎知有道”,借用了蔡邕(字中郎)的故事,暗喻友人不仅有才华,更有坚守正道的决心。最后,“西行一为访碑文”,则表达了友人此行的目的——为了探寻历史的痕迹,寻求精神的寄托,同时也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知识、理想的追求,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
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
马迹攒騕袅,乐声韵参差。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
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
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
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
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
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