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
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
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两句,表明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酒的珍惜,通过“清词”与“美酒”的隐喻,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生活情趣。
接着,“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两句,具体描绘了一种田园风光,其中“三亩嫩蔬”、“四行高树”都是简单自然的景象,而“临绮陌”、“拥朱门”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静谧生活的珍视与满足。
中间,“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贫瘠和精神富足的选择。他虽身处贫困,但因内心充实而无所羁绊;虽然名声显赫,却对繁忙的官场持平常之心,不加以评价。
最后,“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道情”指的是诗人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与感悟,而“启期天地易知恩”则表明这种情感是通过与自然界的交流来实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灵境界的写照,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在情感世界的展现,表达了超脱物质欲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我生忽忽逢稀年,回看故路如飞湍。
点检同生多变迁,高冢垒垒成古阡。
入山结屋招聃篯,丹诀久昧无真传。
欠伸偶作邯郸眠,鹤背飘摇牛女边。
八洞高张无一仙,问之皆称元节贤。
邀趋玉帝鸳班联,觉来蒿榻生寒烟。
暮捲西风梁月悬,南国诸公修白莲。
贵游清福能兼全,有书切勿言归田,上天下天皆杳然。
寒空露下苔色新,西堂扫月迎清宾。
天风吹落凤池佩,爽籁逸出东华尘。
主人远致碧莲酒,况有水陆罗奇珍。
洿尊事往不可见,意古独荐藻与蘋。
床头锦轴卷复申,墨池寒浸龙生鳞。
枯藤弱蔓满篱壁,眼中书法谁先秦。
西山秀色堕杯影,长安落叶随行人。
寒烟不销万古碧,野草尚忆升平春。
城头杵筑声振振,四坐敛袂各定神。
鱼头参政自骨鲠,蓬莱词客何嶙峋。
青虫吐丝不盈尺,照我短鬓明如银。
相看一笑日欲瞑,松畔鹤声凌紫旻。
博山炉小烟曲曲,汉鼎虽存已亏足。
苍生但怨皇天痴,不信高安好皮肉。
长乐宫中断袖起,相国府前人倒屣。
关东王母正行筹,日下白虹空贯珥。
东朝将相无所倚,何事复令司隶死。
谁能砥柱障颓波,不若弹冠伏都市。
孤幡扬扬生烈风,海内是非须有公。
浮云蔽日不作回天功,正气自可凌苍穹。
老臣若肯存精忠,遮道一言羞杀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