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清凉寺》
《游清凉寺》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0)
注释
纡萦: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古殿:指年代久远的庙宇或宫殿。
桃叶渡:古代地名,与桃叶有关,可能是一个渡口。
石头城:指南京的别称,因城墙多用石头建造而得名。
心源净:内心纯净,没有杂念。
眼界清:视野开阔,心境清明。
禅衲:僧人的僧衣。
相迎:迎接,表示热情款待。
翻译
白云缭绕红树小径弯曲蜿蜒,古旧的殿堂和长廊依次走过。
向南望去,水面连着桃叶渡口,北面则是背靠石头城的山峦。
心中一片清净,不染尘埃,眼前万物皆空,视野开阔。
在竹林小院遇见了以前认识的僧人,他立刻披上僧袍前来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游历清凉寺的景象与感受。开篇“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色古香的画面。白云、红树营造了一种闲适幽静的氛围,而“古殿长廊”则透露出寺庙的宏伟与历史的沧桑。

接着,“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两句,诗人通过南眺北望,展示了寺庙周遭自然景观和建筑布局的壮丽。这里“桃叶渡”可能是指一片由桃叶状成的水域,或许只是借桃叶之美来描绘那里的清澈水面,而“石头城”则可能是寺旁山势所构筑而成的自然或人造建筑。

诗人的内心世界随后展现,“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那就是心灵的澄明与纯净,以及对世间万物的超然观照。

最后,“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两句,诗人在寺中的体验更加深入。这里不仅是外在景象的描绘,更是在表达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认同。在这安静的竹院中遇见旧日僧侣,穿上禅衲(即僧人的衣物),似乎诗人也暂时融入了寺庙的生活,寻求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清凉寺作为一处精神寄托之地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次韵朱牧乐圃宴有感

窃禄都无簿领迷,得钱邀客手频携。

春来佳景回三径,雪后晴波满一溪。

岁月易凋青鬓色,尘埃难上白云梯。

烦君枉驾惭荒索,空种梧桐待凤栖。

(0)

秦村午炊

饭熟羹香客寐残,秦村山水树阴寒。

古今一样邯郸枕,觉后方才做梦看。

(0)

鄞城通守厅和潘文叔梅花韵

未将春草贮鸣蛙,寂寞西湖处士家。

正喜数枝斜更好,聊沽一醉醒还赊。

骨清是我冰霜侣,心赏从渠锦绣华。

不厌相过娱夜永,摘芳和雪试煎茶。

(0)

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韵·其二

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

同寻杖屦曾行处,肯谒松楸独泫然。

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

(0)

泊吴江寄僧

松陵桥畔太湖前,斜日青枫系客船。

引颈数看花鸭乱,含情深愧白鸥贤。

千镫庾岭传无尽,一宿曹溪觉有缘。

稍待月明风细细,卧吹箫管学坡仙。

(0)

浪淘沙令

凉露洗秋空。菊径鸣蛩。水晶帘外月玲珑。

烛蕊双悬人似玉,簌簌啼红。宋玉在墙东。

醉袖摇风。心随月影入帘栊。

戏著锦茵天样远,一段愁浓。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