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荷衣。傍山窗卜隐,雅志可闲时。
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动人芳意菲菲。
怕冷落、苹洲夜月,想时将、渔笛静中吹。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
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
爱吾庐、琴书自乐,好襟怀、初不要人知。
长日一帘芳草,一卷新诗。
制荷衣。傍山窗卜隐,雅志可闲时。
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动人芳意菲菲。
怕冷落、苹洲夜月,想时将、渔笛静中吹。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
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
爱吾庐、琴书自乐,好襟怀、初不要人知。
长日一帘芳草,一卷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开篇“制荷衣”、“傍山窗卜隐”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疏离,表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意境。
接着,“雅志可闲时”表明诗人在此获得了心灵的释放和精神上的满足。"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美好的居所,环境优雅,恰好可以安心居住。
“动人芳意菲菲”一句,则是对这种生活氛围的感受,既有诗人的内心喜悦,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怕冷落、苹洲夜月"表达了诗人对于孤寂月光下情景的留恋和担忧。
“想时将、渔笛静中吹”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怀念往昔美好时光,同时渔人的笛声也为这份寂寞增添了一抹诗意。"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一句,则是在描绘山中生活的平和与乐趣。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具体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亲切感受以及对土地的珍爱。"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一句,则是表达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无奈,以及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让他能更长久地享受这份恬静。
最后,“爱吾庐、琴书自乐,好襟怀、初不要人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不愿意让外界打扰。"长日一帘芳草,一卷新诗"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灵感,创作出了新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鴳,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
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贤王文字饮,醉笔蛟龙走。
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
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
方倾安仁醽,莫遣公远嗅。
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君知蒲萄恶,正是嫫母黝。
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