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丛台》
《丛台》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磁州北走邯郸道,一上高台万里思。

马服山从低树见,葛鹅城为浊河移。

啼乌岂是娇歌日,衰草全非袨服时。

六国不知蚕食易,西来游客最堪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丛台上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磁州北走邯郸道”,点明了地点,磁州与邯郸,皆为古代燕赵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诗人自北而南,行走在连接两地的道路上,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

“一上高台万里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登上高台,思绪万千,仿佛能跨越万里的距离,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种情感的强烈与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厚兴趣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

接下来的“马服山从低树见,葛鹅城为浊河移”,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马服山在低矮的树木间若隐若现,葛鹅城则因河流的变迁而位置改变。这些具体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与历史的流转。

“啼乌岂是娇歌日,衰草全非袨服时”,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乌鸦的啼叫并非昔日的欢歌,衰败的草木不再鲜艳如昔。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六国不知蚕食易,西来游客最堪疑”,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到了战国时期的六国。这里暗含了对历史的反思,指出六国虽曾强盛一时,却未能意识到内部矛盾的严重性,最终被蚕食瓦解。同时,诗人也借“西来游客”之口,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与疑问。

整首诗以丛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爱惜人才如司马涑水,转移风会如欧阳庐陵,一代仰宗师,久以斯文重东海;

尽瘁鞠躬是诸葛武侯,痛哭流涕是长沙太傅,读千秋遗疏,岂徒吾党恸西州。

(0)

挽邱树棠联

大云暂作闲云,风规自在;

元夜顿成长夜,月魄同亏。

(0)

长联

那畔消息,见半点儿,有甚把鼻,若非是千了万了,说不尽百样郎当,因此上雪山中,忙到释迦,吃麻吃麦,受苦担饥,生怕放逸魔,花费眼前日子;

这边事情,到十分处,还未称心,霎时间七旬八旬,却原来一场扯淡,只落得漆园里,笑煞庄周,应牛应马,逍遥散虑,都将顺逆境,交付头上天心。

(0)

挽塔齐布联

谥并武乡侯,湘鄂战功青史在;

寿同岳少保,古今名将白头稀。

(0)

浙江学署联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0)

赠阮添筹联

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多唱卷中诗。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