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四》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子政洵奇逸,妙算穷阴阳。

淮南枕中诀,养鍊岁月长。

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0)
注释
子政:人名,可能指某位有才华的人物。
奇逸:非凡超逸,形容人的才智出众。
妙算:高明的计谋或计算。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
淮南枕中诀:可能是指一部神秘的秘籍或者典故。
养鍊:修炼、培养。
臭浊:比喻污浊的环境。
顷刻光:短暂的光辉,比喻瞬间的显赫。
青藜火: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火,象征智慧或神秘力量。
丈人:古时对长者的尊称,此处可能特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
中黄:中黄可能是神秘力量或智慧的象征。
翻译
子政确实非凡超逸,精妙的计算深入阴阳之道。
他掌握了淮南秘籍中的秘诀,修炼长年累月。
难道只是为了在污浊中短暂发光吗?
谁能料到那青藜火光,其实是来自长者而非寻常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道家修炼之术的理解和借鉴,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哲学思考。

"子政洵奇逸,妙算穷阴阳。"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把握,以及道家修炼中对宇宙阴阳变化的精妙计算。

"淮南枕中诀,养鍊岁月长。" 引用了《淮南子》中的养生之法,强调通过内丹修炼来延年益寿。

"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不愿意在污浊的世界中争夺那短暂而又渺小的功名利禄。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青藜火是古代炼丹术中的一个概念,而丈人指的是道家修炼中达到的高级境界,这两句暗示了作者对于修炼成就的肯定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修炼和生命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他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马上口占次敬夫韵

寒雪飘飘白昼昏,征骢晓发向孤村。

途中风物来时异,吟罢新诗击酒尊。

(0)

黄陵庙

帝辇南游竟不还,二妃望断九疑山。

森森万古祠前竹,犹带当时粉泪斑。

(0)

江水远流千古恨,峡云长作四时容。

(0)

无题二首·其一

春风桃李容,能得几时好。

谁怜涧底花,自对春风老。

(0)

致爽轩

平生珍货不肯市,岁岁梅花伴幽独。

买邻不用一钱费,风月逢原俱取足。

(0)

豆卢革田园帖赞

书名之讹,创自韦陟。季袭其风,始见书尺。

狙冠豺绶,乃唐之贼。相不加诛,而反畏惕。

礼度尽坏,王纲倒植。存此谓何,览者太息。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