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韵·其二》
《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韵·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

同寻杖屦曾行处,肯谒松楸独泫然。

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

(0)
注释
荜门:简陋的门户。
初年:早年时期。
乔岳:高大的山岳。
起一拳:撼动一拳之力。
小槛:小窗栏杆。
清风:凉爽的风。
黄卷:泛黄的书卷。
扁舟:小船。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泫然:流泪的样子。
人事无穷:人事变化无穷尽。
今几变:如今变化了多少次。
空山:寂静的山。
孤烟:孤独的炊烟。
翻译
荜门生活仅限于早年,即使高山也难以撼动一拳。
在小窗边享受清风翻阅黄卷,驾着小船在碧水间,白鸥相伴前行。
一同寻找旧日杖履游历之地,怎忍心独自拜谒松楸而泪流不止。
人事变迁无常,如今已不知有多少改变,只有空山、落日和孤独的炊烟留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旧之情。诗中“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年少时的计划和抱负,以及这些抱负在现实面前多么不易实现,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描绘了一幅诗人隐居图景,小溪边的书房内外,都是静谧而自然的画面,其中“黄卷”暗示了诗人的学问和文化积淀。

“同寻杖屦曾行处,肯谒松楸独泫然”则表达了诗人与妻兄张伯高一同走访昔日足迹的情景,以及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独自感慨。这里的“泫然”,形容心境的宁静和悠远。

最后,“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叹,以及面对落日空山时那种孤独和寂寞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其三

卧病铜官客未还,风林蝄?对江湾。

深杯始信千愁失,数局能消半日闲。

欲礼空王为弟子,更携长策遍名山。

他年解绂谁同往,潇洒如君可共攀。

(0)

秋杪同阮坚之年丈集皇甫氏园夜饮

名园水木淡秋容,曲径幽轩紫翠重。

发兴正须搴晚菊,寻盟偏爱对寒松。

青缃旧丛推玄晏,白眼悲歌有嗣宗。

明月留人良夜永,醉归应待景阳钟。

(0)

感遇·其二

索居曾几何,夏火忽改木。

夜露凄已白,桂枝自含绿。

幽香好暗持,不为旁人馥。

嗟彼园中葵,逢秋不卫足。

(0)

送人戍边

天山九月阵云黄,白草斜连古战场。

君去不逢李供奉,祇今谁问郭汾阳。

(0)

安期岩

遥从海上见三山,恍惚安期共往还。

却笑秦王招不得,空留玉舄在人间。

(0)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八秋葭

何处边楼起暮声,捲成笳管太多情。

霜翻玉露俱凝白,水接银河却尽清。

鸿雁高飞知避弋,鸳鸯独宿惯怀惊。

溯流拟逐伊人去,道远天长恨未平。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