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新判五花荣,异彩疑从腕底生。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
棐几閒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
中书新判五花荣,异彩疑从腕底生。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
棐几閒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
这首诗描绘了对笔花的细致观察与赞美。首句“中书新判五花荣”,以“中书”暗喻笔的制作过程,新制成的笔如同五彩缤纷的花朵,展现出笔的华美与生机。接着,“异彩疑从腕底生”一句,将笔的色彩与书写者的技艺巧妙结合,仿佛笔的光彩是从书写者的手腕间自然流淌而出,强调了技艺与灵感的完美融合。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两句,通过对比文士与才人的不同状态,展现了笔在不同人才手中的不同效果。文士使用笔时,笔下的文字显得自由奔放、充满活力;而才人在梦中使用笔,则可能创造出更为奇异、壮丽的作品,暗示了笔与创作灵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则进一步描绘了笔的材质与使用环境。霜毫和露颖分别代表笔的毛质和笔尖,它们在不同的季节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光泽与质感,既体现了笔材的珍贵,也寓意着作品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力。
最后,“棐几閒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两句,将笔花置于书房的场景之中,与棐木几案、砚台和墨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在这里,笔花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艺术欣赏的对象,体现了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颂了笔的美丽与实用性,还巧妙地融入了文人对于艺术创作、生活情趣以及自然景象的感悟,展现了清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
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
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
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
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
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
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
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
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
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
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
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
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
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
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
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
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
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
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
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
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大还丹口诀》【唐·罗公远】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https://shici.929r.com/shici/5vnE7FgYcJ.html
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
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
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
不应归棹远,明月在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