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还丹口诀》
《大还丹口诀》全文
唐 / 罗公远   形式: 古风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

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

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

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

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

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

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

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

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

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

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

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

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

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

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

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

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

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

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

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

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0)
注释
丹:指丹药,古代炼丹术中的神秘物质。
狼毒:一种有毒植物,比喻有害的事物。
善恶:指道德的好坏,善行与恶行。
女娲: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铅:金属元素,古代炼丹常用。
汞:金属元素,古代炼丹中代表液体。
太一:道教中的最高神灵。
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老人。
魏伯:可能指道教中的仙人。
酆都:中国神话中的阴间地府。
卦:中国古代占卜的符号系统。
王侯:古代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翻译
世人不知丹药之神奇,尝试狼毒必定伤身。
若知世间有善恶,为何不亲近善良之人。
女娲炼制出五行之气,化为形态补救天地。
世间知晓三十六计,排列七十二种矿石。
天得一以成长,地得一而稳固长久。
金遇火变得更精纯,木烧成炭却永不腐朽。
因此,只有经过锻炼和精炼,大道才会显现。
凝神静心,意志坚定可炼成黄金。
河车源于铅中提取,女子修炼需在汞中寻找。
旁观者清,太一出没于公允之间。
彭祖在淮南调和药鼎,得以长生不死。
修炼精进需保密严谨,文武之道不可疏忽。
炼丹时盐铺锅底,少用太阳之火。
紫色烟雾绿色火焰散发香气,光芒耀眼。
如同魏伯升天而去,切勿如嫦娥藏于月宫。
酆都地狱名载史册,阴间官员畏惧不已。
刀枪水火无损修行,岂止避虫蛇猛兽。
仙骨坚硬,绿身覆盖绿毛,显非凡之姿。
曾目睹东海多次变化,偷食王母蟠桃无数。
驾驭龙鹤震动城池,驱使雷公神鬼听命。
七日后应归缑氏山,千年离别辽东水。
道看似简单,实则艰难,青龙白虎相互缠绕。
阴车湿润,阳车干燥,夫妻相对如卦中和谐。
天下未定,各方势力纷争,王侯权力削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公远的《大还丹口诀》,是一首道教内丹修炼之作。全诗以深厚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阐述了道家修炼的奥义,探讨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炼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

在这首诗中,“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开篇即点出了世人对内丹之道的无知,同时也警示了不恰当地尝试修炼可能带来的危险。接着“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表达了一种选择与善相处、远离邪恶的生活态度。

“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这里提到的是道教中关于宇宙生成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强调了内丹修炼与宇宙和谐、补益之理念。

“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这一句可能是指内丹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或步骤,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来暗示内丹修炼的复杂性及其对精确度的要求。

“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这是从道教哲学中提取的一句话,强调了“一”的重要性。在这里,“一”代表的是宇宙间最根本的原理,即道。通过领悟这一原理,可以达到生命和时间上的持久。

诗人随后又用了一系列形象来阐释内丹修炼过程中的变化,如“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表达了物质在高温下发生的质变,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不腐烂性。这也隐喻着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精神层面的不朽。

接下来,“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则是强调内丹修炼中对意志坚定的重要性。只有集中精神、稳固心神,才能在修炼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成黄金”。

诗中的其他部分,如“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以及“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等句,则是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场景来形容内丹修炼过程中的某些步骤或感受。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内丹修炼的宏伟画卷。通过对宇宙、生命与道德的探讨,诗人传达了一个核心观点:即通过内丹修炼,可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与永恒。

作者介绍

罗公远
朝代:唐

一作罗思远。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玄宗时道士。长于隐形变化及黄白还丹之术。先天间召入京,玄宗礼敬之,以法术居内道场。云是因传术不尽被杀,但数年后有人于蜀中见之。复召入宫中,传长生之术,居岁余而去。天宝十五载(756)玄宗奔蜀,据云曾一路护送。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二引《神仙感遇传》等与卷二八五引《朝野佥载》、《新唐书》卷二〇四。《大还丹照鉴》、《还丹歌诀》卷上存其诗1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游玉泉山寺和夫子作·其一

玉阳多胜事,鹫岭快登临。

塔耸风烟古,山空花木深。

飞泉悬峭壁,清磬答遥岑。

智者安禅处,莲开月满林。

(0)

即事

魏绛和戎策,时危未可论。

风翻西苑火,尘起禁林昏。

北极星辰远,南天盗寇尊。

安危仗长策,何日转乾坤。

(0)

京江晚泊

系缆江干正长潮,荻芦风起晚萧萧。

人才有数传千古,山水无情送六朝。

铁瓮城荒斜照冷,金陵气王阵云销。

霸图凭吊空陈迹,乌鹊寒声答丽谯。

(0)

薄暮登仓山

好山谁蜡屐,烟景望中佳。

岚翠欲眩目,白云常入怀。

幽泉漱危石,冷月挂悬厓。

归路松林暝,藤萝罥凤钗。

(0)

桃花岭遇雨·其一

缓缓香车渡岭行,四山红雨下无声。

夕阳影上春衫薄,身在桃花岭上行。

(0)

冬日书怀·其一

瘦尽年来影,愁魔与病魔。

霜飞鸦背冷,风急雁声多。

红树明残照,青山淡远波。

无穷惆怅事,搔首发长歌。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