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驴沙路步如登,邓老庄前记我曾。
半掩柴扉数株柳,野云古寺一沽僧。
蹇驴沙路步如登,邓老庄前记我曾。
半掩柴扉数株柳,野云古寺一沽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怀旧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蹇驴沙路步如登”,以“蹇驴”和“沙路”为载体,形象地描绘了行进的艰难与缓慢,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沉重与旅途的艰辛。同时,“步如登”三字,将行走的动作与攀登山峰的感受相联系,强化了旅途的不易,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邓老庄前记我曾”,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通过“邓老庄”这一地点,以及“记我曾”这一表述,诗人不仅勾勒出过往的足迹,更流露出对曾经经历的怀念与珍惜。这里既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半掩柴扉数株柳”,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场景。半掩的柴门,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数株柳树,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这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淡泊、悠然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野云古寺一沽僧”,将画面推向了更为深远之处。野云飘渺,古寺静立,一位沽僧(卖酒的僧人)的存在,既增添了生活气息,又赋予了场景以禅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对自然、友情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三月凤城春色好,看花踏遍长安道。
白发慈亲老北堂,夜夜天涯飞梦到。
九重得请还故乡,片帆便逐南雁翔。
舞袖蹁跹锦云绕,寿觞潋滟丹霞光。
板舆迎养私心稳,还向仙班联玉笋。
剩吐胸中五色纹,献入蓬莱补龙衮。
山苍苍兮嶙峋,木薆薆兮山春。
药房兮蕙櫋,谷幽幽兮水粼粼。
草芳兮兰馨,泉流兮鸟鸣。
君之归兮云缤缤其来迎。君不归兮使我心怦。
山寂寂兮林幽,木黄落兮山秋。
桂树团团兮枝相樛,猿夜鸣兮啾啾。
有芝兮可茹,有粳兮盈畴。
纫幽兰兮荫松柏,君归来兮乐琴书以夷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