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悠扬日,薄寒憀慄天。
林声蝉后老,陂影雁宾联。
悽感客自尔,变衰时适然。
何须问容鬓,所遇是凋年。
短影悠扬日,薄寒憀慄天。
林声蝉后老,陂影雁宾联。
悽感客自尔,变衰时适然。
何须问容鬓,所遇是凋年。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年华凋零的感慨。
"短影悠扬日,薄寒憀慄天",诗人以短暂的树影和悠长的阳光来反映秋日的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秋意萧瑟的凉气。这些细节描绘,既美化了自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林声蝉后老,陂影雁宾联"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氛围。蝉鸣在树林中,显示出生命力仍旧旺盛,但也带有一丝暮年的苍凉。而“陂影雁宾联”则描绘出了远处大雁飞过,留下长长的身影,与秋天寥落的景象相呼应。
"悽感客自尔,变衰时适然"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游子,对于时光易逝和自身年华增长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变衰”一词,直接点出了时间带来的改变和衰老。
最后,“何须问容鬓,所遇是凋年”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已经逝去的无奈。在这里,“容鬓”指的是青春的发型,而“凋年”则意味着秋天枯萎的景象,同时也是生命力衰退的隐喻。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一幅深秋旅途中的人生感慨图景。
秋藕无花寄断丝,拒霜犹学汉宫姿。
锦袍江令还家早,白发秋娘对客悲。
剩水残山留胜概,酸风苦雨失幽期。
未惭寂寞陶彭泽,更把黄花尽一卮。
世乱疲奔走,空伤万事非。
塞鸿还北度,戎马未南归。
乐土居人散,丰年野客饥。
闭门风雨过,一径落红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