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愿竭涓埃报,焚黄会有期。
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愿竭涓埃报,焚黄会有期。
这首诗名为《思亲》,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双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在清明时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慨与追忆。
首句“二亲俱久逝”,点明了诗人失去了双亲的事实,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伤与怀念。接着,“孤子际明时”一句,描绘了诗人作为孤儿,在清明时节独自缅怀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肃穆的氛围。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承受风霜的树木,以及深深接受父母如雨露般滋养的孩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感叹自己的荣耀无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对未能尽孝感到深深的遗憾与自责。
最后,“愿竭涓埃报,焚黄会有期。”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尽自己所能,以微小的力量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期待着有一天能通过某种形式,如焚烧黄纸等传统仪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与敬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怀念,以及对未能尽孝的遗憾与自责,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