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足犹欹枕,欢沉即掩樽。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野色兼山远,溪流涨雨浑。
渊明有归意,惟是对桐孙。
睡足犹欹枕,欢沉即掩樽。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野色兼山远,溪流涨雨浑。
渊明有归意,惟是对桐孙。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郊野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宋祁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情怀。首句“睡足犹欹枕”表明诗人一夜好眠,醒来时仍意犹未尽地依恋着温暖的枕头。紧接着,“欢沉即掩樽”则是形容在美好的梦境中醒来,又将自己封闭起来享受那份孤独的快乐。
第三句“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中,“风花”指的是随着春风飘扬的花瓣,它们带有一种自然而又不经意的美丽。同时,“烟絮坠无痕”则形容春天轻纱般的薄雾,覆盖在山野之上,却不留下任何痕迹,给人一种柔和且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野色兼山远,溪流涨雨浑”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春天郊野的颜色与远处的山脉相融合,而小溪因连绵不断的小雨而变得汹涌。
最后,“渊明有归意,惟是对桐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渊明”暗指诗人的高远志向,而“有归意”则透露出他对家园或精神港湾的向往。而“惟是对桐孙”中的“桐孙”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知音或友人,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魂相通之人的愿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已蹑东游屩,还乘上海槎。
寻真度弱水,招子饭胡麻。
少广苍精佩,双成绿髻髽。
娱游芝作盖,服食枣如瓜。
鼍乘观初日,神虚茹幼霞。
玉笙宵度曲,金匮夙抽芽。
遂把东皇袂,来朝阿母家。
初平羊已化,中散虱空爬。
剑蚀缑仍结,尊空石漫洼。归期定何日?
夜夜卜灯花。
泰伯常采药,深蹊入芳菲。
攀桂作帷帐,纫兰制裳衣。
坐令文身俗,悉从端委归。
支胤后世君,礼让日渐违。
迷阳行棘足,蘼芜露沾衣。
三秀不改度,斋房耀灵辉。
撷之荐瑶席,神享民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