龊龊诚何算,堂堂亦已休。
嗟闻闭东阁,忍复过西州。
会送宜千乘,归藏但一丘。
往来埋玉恨,清泪涨溪流。
龊龊诚何算,堂堂亦已休。
嗟闻闭东阁,忍复过西州。
会送宜千乘,归藏但一丘。
往来埋玉恨,清泪涨溪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綦崇礼为故丞相吕成公所作的挽歌诗辞之一。通过对“龊龊”与“堂堂”的对比,以及对吕成公生前官职与身后归宿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其一生功绩的缅怀。
“龊龊诚何算,堂堂亦已休。”开篇即以“龊龊”与“堂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形容吕成公生前的低调与谦逊,后者则象征其去世后的庄严与崇高。这两句既是对吕成公人格的赞美,也是对其人生轨迹的概括。
“嗟闻闭东阁,忍复过西州。”“东阁”与“西州”分别代表了吕成公曾经的居所与任职之地,通过“闭”与“过”的对比,展现了他从繁忙政务到归隐的转变,同时也蕴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怀念。
“会送宜千乘,归藏但一丘。”“千乘”象征着吕成公生前的显赫地位和声望,“一丘”则是对其死后归于平淡的描写。这两句表达了对吕成公一生功业的肯定,以及对其最终回归自然、心灵宁静的祝愿。
“往来埋玉恨,清泪涨溪流。”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吕成公离世的遗憾与不舍,以及诗人自己因之而产生的泪水。这里的“玉”可能暗指吕成公的高尚品德或卓越成就,而“清泪”则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悼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诗辞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丞相吕成公的敬仰与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权力与归宿的哲思。
春风客皇州,积雨不得晴。
倚楼望西湖,想见烟水平。
芳时谅难负,胜侣欣来并。
杖藜一萧散,唤船弄空明。
浮云为我开,好鸟为我鸣。
青山次第出,桃李正鲜荣。
华屋何煌煌,缥缈连重城。
都人竞时节,酒舫各斜横。
而我得舒眺,缅然起深情。
风景自千古,扰扰何所营。
大钧实爱物,无使可怜生。
尧民保同乐,吾其获归耕。
与君异姓似诸昆,文采风流帝子孙。
珍重征途犹问讯,殷勤诗卷遣重论。
光寒牛斗韬龙剑,兴逸江湖著瓠樽。
混混人间谁虎鼠,冥冥物外独鹏鲲。
閒中日月无追恨,圣处工夫岂浪言。
万里此心长对面,莫寻别赋苦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