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警》
《自警》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忿燥肝或裂,惧剧胆能破。

吾身幸无苦,及兹无乃过。

虚中阅万物,谷响聊应和。

可令蟆蚀月,竟作蚁随磨。

根危实易感,骤咽忽已唾。

何当安如山,持用警昏惰。

(0)
翻译
愤怒使肝火旺盛,恐惧让胆汁翻涌。
我身体尚无大碍,但这或许过分了。
在空虚中观照万物,山谷回声仿佛回应。
能让蛤蟆吞食月亮,自己却像蚂蚁跟随石磨转动。
根基动摇时特别敏感,突然的哽咽转瞬变为唾弃。
何时能安稳如山,以此警示自己免于昏庸懒惰。
注释
忿燥:愤怒。
肝:肝脏。
裂:破裂。
惧:恐惧。
胆:胆囊。
破:破裂。
吾身:我的身体。
幸:幸运。
无苦:没有痛苦。
及兹:到这时。
过:过分。
虚中:空虚之中。
阅:观察。
万物:所有事物。
谷响:山谷回声。
聊:姑且。
应和:回应。
蟆:蛤蟆。
蚀:吞食。
月:月亮。
竟:竟然。
蚁:蚂蚁。
随磨:跟随石磨。
根危:根基动摇。
实:确实。
易感:特别敏感。
骤咽:突然哽咽。
忽已:忽然。
唾:唾弃。
何当:何时能够。
安如山:安稳如山。
持用:保持。
警:警示。
昏惰:昏庸懒惰。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察和自我警示。开篇"忿燥肝或裂,惧剧胆能破"写出了诗人对内在激愤之情可能导致身心受损的担忧。随后的"吾身幸无苦,及兹无乃过"则表达了诗人目前尚未遭遇痛苦,但也暗示了一种对于未来可能到来的灾难的预感和警觉。

"虚中阅万物,谷响聊应和"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现出诗人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和谐。然而紧接着的"可令蟆蚀月,竟作蚁随磨"则是用了一个比喻,蟆蜂(即壁虎)想要蚕食明月,蚂蚁随着磨盘旋转,用来形容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不满和自我挑剔。

"根危实易感,骤咽忽已唾"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对于外界事物触动内心的敏感,以及这种感受转瞬即逝的 短暂性。最后两句"何当安如山,持用警昏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如山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对于自我放纵和懒惰的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内在情感世界的深刻挖掘,以及对外界自然景象的观照,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我的深切体悟。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郊庙歌辞.享节悯太子庙乐章.武舞作

武德谅雍雍,由来扫寇戎。

剑光挥作电,旗影列成虹。

雾廓三边静,波澄四海同。

睿图今已盛,相共舞皇风。

(0)

石瓮寺灯魅诗·其三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0)

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

相思边草长,回望水连空。

雁过当行次,蝉鸣复客中。

壮年看即改,羸病计多同。

傥宿林中寺,深凭问远公。

(0)

早发故山作

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谷响猿相应,山深水复重。

餐霞人不见,采药客犹逢。

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

(0)

送迁客二首·其一

得罪谁人送,来时不到家。

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

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

如今贾谊赋,不漫说长沙。

(0)

寻李暹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