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幽静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孤寂与哀愁的情调。首句“烟灭石楼空”便已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荒凉古寺的画面,石楼之上,烟雾散去,只留下空旷而静默的氛围。
紧接着,“悠悠永夜中”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漫长夜晚的感觉。诗人通过“悠悠”的字眼传达出时间流逝的缓慢和无尽,仿佛这永恒的夜晚将持续到天亮。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虚心指的是内心的空虚或是淡泊,而在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的情怀。秋雨与飘风都为夜晚增添了一层萧瑟,诗人以“怯”和“畏”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恐惧或是敬畏。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墙角的残花、台阶上的落叶都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凄凉。这些自然界的衰败之象,无疑映射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荒芜。
最后,“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则是一种生动的比喻。失去了同伴的孤鹤,独自饮泣于精致的笼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共同构建出了一幅充满了孤寂与哀愁的情感画卷。
故人访我东海来,春风万里心颜开。
故人别我东海去,临歧各短英雄气。
七年不见今再见,沧海桑田事万变。
中间不变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龙战。
君来一月无停车,访我更访山中庐。
老亲喜君送君出,来此十日相同居。
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觉日行比常疾。
此日不为君我留,南风日日催行舟。
舟行既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
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
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
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
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
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
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
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
《送谢四东归》【清·丘逢甲】故人访我东海来,春风万里心颜开。故人别我东海去,临歧各短英雄气。七年不见今再见,沧海桑田事万变。中间不变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龙战。君来一月无停车,访我更访山中庐。老亲喜君送君出,来此十日相同居。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觉日行比常疾。此日不为君我留,南风日日催行舟。舟行既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
https://shici.929r.com/shici/5ALM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