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瓮寺灯魅诗·其三》
《石瓮寺灯魅诗·其三》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0)
翻译
烟雾消散石楼空空荡荡,漫漫长夜无尽悠悠。
空洞的心害怕秋雨绵绵,娇艳的身躯畏惧摇曳的风。
对着墙壁残破的花瓣碎片,台阶上散落的落叶一片红。
仿佛是离群的鹤鸟,满怀怨恨被困在雕刻的笼中。
注释
烟灭:烟雾消散。
石楼:石头建造的楼阁。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或空间广阔。
永夜:漫长的夜晚。
虚心:这里指空洞的心,也可解为空虚的心情。
怯:害怕。
秋雨:秋季连绵不断的雨。
艳质:美丽的身躯或本质。
畏:畏惧。
向壁:对着墙壁,表示孤独无助。
残花:凋谢的花朵。
碎:破碎。
侵阶:蔓延到台阶上。
坠叶:掉落的树叶。
还如:正如,好像。
失群鹤:离开群体的鹤,比喻孤独的人。
饮恨:心中充满怨恨。
雕笼:雕刻精美的笼子,比喻束缚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幽静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孤寂与哀愁的情调。首句“烟灭石楼空”便已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荒凉古寺的画面,石楼之上,烟雾散去,只留下空旷而静默的氛围。

紧接着,“悠悠永夜中”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漫长夜晚的感觉。诗人通过“悠悠”的字眼传达出时间流逝的缓慢和无尽,仿佛这永恒的夜晚将持续到天亮。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虚心指的是内心的空虚或是淡泊,而在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的情怀。秋雨与飘风都为夜晚增添了一层萧瑟,诗人以“怯”和“畏”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恐惧或是敬畏。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墙角的残花、台阶上的落叶都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凄凉。这些自然界的衰败之象,无疑映射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荒芜。

最后,“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则是一种生动的比喻。失去了同伴的孤鹤,独自饮泣于精致的笼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共同构建出了一幅充满了孤寂与哀愁的情感画卷。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忆上杭旧游·其二

江随山势百千盘,江上春云酿暮寒。

满径山桃红簌簌,斜阳呼渡大姑滩。

(0)

吴顈芝太守过访兼示守廉纪事诗

风雨鸣鸡夜向晨,将诗重话峤南春。

八千里外还珠郡,十七年中珥笔臣。

编集已成前岁月,卖刀犹念旧军民。

昏昏海气仍今日,谁为天涯洗劫尘。

(0)

感春和覃孝方·其二

春山二三月,东风桐始花。

花中么凤穴,花下美人家。

风软传吴语,溪香浣越纱。

相思寄红豆,相望隔青霞。

(0)

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

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苦吟身。

乱云残岛开诗境,落日荒原泣鬼燐。

埋碧可怜黄帝裔,杀青谁作素王臣?

请将风雅传忠义,斑管重回故国春。

(0)

送谢四东归

故人访我东海来,春风万里心颜开。

故人别我东海去,临歧各短英雄气。

七年不见今再见,沧海桑田事万变。

中间不变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龙战。

君来一月无停车,访我更访山中庐。

老亲喜君送君出,来此十日相同居。

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觉日行比常疾。

此日不为君我留,南风日日催行舟。

舟行既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

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

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

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

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

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

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

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

(0)

梦觉

梦觉游仙天欲明,东窗一角白初生。

梅花纸帐春慵起,卧听山禽奏乐声。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