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次欲访于从周不果因寄二首·其一》
《野次欲访于从周不果因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

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

倚杖时观穫,焚香只读书。

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

(0)
翻译
听说南山脚下,是个云霞缭绕的好地方隐居。
草木丛深的小路消失,心灵远离尘世纷扰变得淡泊。
倚着拐杖时常欣赏农田收获,点上香火静静阅读书卷。
在官场漂泊没有这样的乐趣,让我怀念起家乡的宁静生活。
注释
南山下:指代一个风景优美的山脚。
云霞好隐居:形容环境清幽适合隐居。
草深幽径:长满草的偏僻小路。
俗人疏:远离世俗人群。
倚杖:拄着拐杖。
观穫:观看农田里的收获。
宦游:做官在外。
吾庐:我的乡间小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的愿望。“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草深而小路已断,意味着这里与尘世的联系已经很少,而诗人的心也越来越远离那些世俗的人和事。

“倚杖时观穫,焚香只读书”这两句则展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详。诗人靠在手杖上,悠闲地观赏着周围的景致,同时焚烧着香料,专心致志地阅读着书籍,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做的安逸之事。

最后,“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尽管身为官员(宦游)可能会有其他种类的快乐,但与这份宁静的隐居生活相比,这些都无法匹敌,因此让诗人不断地思念自己的小屋(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沉赞叹,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色彩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

雁序分飞离汉口,鸰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0)

送友人游湘中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

(0)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二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0)

思游峨嵋寄林下诸友

刚有峨嵋念,秋来锡欲飞。

会抛湘寺去,便逐蜀帆归。

难世堪言善,闲人合见机。

殷勤别诸友,莫厌楚江薇。

(0)

将之匡岳过寻阳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

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

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0)

自题

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