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
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
倚杖时观穫,焚香只读书。
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
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
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
倚杖时观穫,焚香只读书。
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见说南山下,云霞好隐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的愿望。“草深幽径断,心远俗人疏”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草深而小路已断,意味着这里与尘世的联系已经很少,而诗人的心也越来越远离那些世俗的人和事。
“倚杖时观穫,焚香只读书”这两句则展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详。诗人靠在手杖上,悠闲地观赏着周围的景致,同时焚烧着香料,专心致志地阅读着书籍,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做的安逸之事。
最后,“宦游无此乐,令我忆吾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尽管身为官员(宦游)可能会有其他种类的快乐,但与这份宁静的隐居生活相比,这些都无法匹敌,因此让诗人不断地思念自己的小屋(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沉赞叹,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色彩的山水田园诗。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
雁序分飞离汉口,鸰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