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二》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二》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0)
翻译
十五年前在虎溪相遇,白莲斋宴后你便西行。
战乱时局变换书信虽断,但哪怕吴楚之路再远,我的心魂也不会迷失方向。
如同黄叶般我们都曾共同领悟生命的真谛,而那碧云悠悠的情谊,如今又与谁共赏。
春色将尽时我思念着你,在荆江岸边,只有一只杜鹃鸟在头顶哀啼。
注释
十五年前:指很久以前的一个时间点,这里是回忆的开始。
虎溪:地名,可能象征着两人相遇的地点。
白莲斋:可能是一个以白莲为象征的清静之地,代表了两人相聚的场合。
来西:指离开向东的方向,去往西方。
干戈时变:干戈指战争,时变表示时代变迁,整体形容战乱频发的时期。
信虽绝:通信中断,意味着两人失去了直接的联系。
吴楚路长:吴楚泛指江南地区,路长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魂不迷:心志坚定,不会因外界困难而迷失自我。
黄叶喻:借用秋天黄叶自然凋落比喻人生的无常或悟道的过程。
同我悟:一同领悟了某种哲理或生命的意义。
碧云情:碧云象征高远、清逸的情感,这里指两人间纯洁深厚的情谊。
与谁携:表达孤独,疑问与谁共享这份情感。
春残:春天即将过去,比喻美好时光的消逝。
相忆:相互思念。
荆江岸:具体的地点,可能代表诗人目前所处或心中挂念的地方。
杜鹃头上啼:杜鹃鸟的叫声在中国文化中常寓含哀愁,增添离别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十五年前会面地点虎溪和白莲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牵挂和思念之情。

“干戈时变信虽绝”一句,通过兵器变换的情形,隐喻世事无常,友情似乎也随之断绝。然而,“吴楚路长魂不迷”则表明尽管道路遥远,但诗人的灵魂并未迷失,对友人的思念依旧如故。

“黄叶喻曾同我悟”中,黄叶可能指的是秋天落叶的景象,喻曾与“我”共同领悟了某种道理,这里体现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紧接着“碧云情近与谁携”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那份深厚情感的依然珍贵,似乎在寻觅可以共享这份情感的人。

最后,“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中,诗人通过对春天将尽和荆江岸边景色的描绘,以及一只杜鹃鸟儿啼叫的细节,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相忆”二字,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所在,它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友情长存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往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沉的思念与牵挂,以及他对于友情持久不变的坚信。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荒凉野店绝,迢递人烟远。
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0)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0)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渐入云峰里,愁看驿路闲。
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且喜怜非罪,何心恋末班。
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

(0)

龙门八咏·福公塔

寂寞对伊水,经行长未还。
东流自朝暮,千载空云山。
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0)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
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0)

晚次苦竹馆,却忆干越旧游

匹马风尘色,千峰旦暮时。
遥看落日尽,独向远山迟。
故驿花临道,荒村竹映篱。
谁怜却回首,步步恋南枝。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