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自题》。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逸脱俗的情怀。
“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这两句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禅外"指的是超越世俗之外的境界,而"鬓已秋"则表达了岁月匆匆,头发渐白的现实。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字艺术的严肃态度和对名利的淡然。"未尝"意味着从不轻易,而"谒诸侯"则指的是向世间的权贵表达自己的思想。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挂梦"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和幻想,而"题名石"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梁太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不凡品格的追求和向往。"傍采碧云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